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佛學優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昇降排序
諸位學會的蓮友大德同修,以及有緣的善知識們。在這段疫情當中,我們沒有辦法聚會共修、研學,我們可以在線上互相交流,我們這個課程特別以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來作為緣起。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79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79):稱揚讚德之主方神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79):稱揚讚德之主方神

諸位善知識,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我們一起共學《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為了讓這個世界,能夠止息瘟疫,止息戰爭,止息一切的天災人禍,而有著這樣的講座。唯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讓我們對所學的教法,有殊勝的瞭解,能自行化他。在開始之前,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暨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目前我們的進度是在主方神,也是稱揚讚德的部分,稱揚讚德就是,大家來稱讚發揚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他們都是佛的眷屬,朋友,學生,各種的因緣,跟著佛行菩薩道。那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他們來歌詠讚歎,能夠表徵釋迦牟尼佛。這一世弘揚佛法的順緣,有一個很好的開始,那主方神當中,有十個主方神。

目前我們是在第五個主方神,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永斷迷惑主方神,得示現等一切眾生數名號發生功德解脫門;

諸佛菩薩能夠示現跟眾生名號相等,他的名號可以跟眾生相等,這句話的意思是,眾生有多少,他就可以示現多少的名號來表徵諸佛的功德。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示現各種的名號;不管是菩薩或是佛他示現各種的名號,像佛門裡面的眾多菩薩也是示現各種的名號,來為了利益各類的有情眾生。比如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就告訴我們,在因地當中要普遍種植成佛的因,賢就是成佛的因,要普遍的種植,因為佛的成就是全德。文殊菩薩他是妙吉祥,就告訴我們菩薩的成就,他走到哪裡哪裡就吉祥,所以是晝吉祥、夜吉祥。菩薩每一個名號都表徵一個功德,除了攝受有情,利益有情,也讓有情知道可以這樣的來修學菩薩道。菩薩道的修學會讓你普遍的種成佛的因,使一切吉祥。

或者像火頭金剛,火頭就是善於運用欲火,這個欲火可以轉變成成佛的威神力。這種名號的功德無量無邊,跟眾生的數目相等一樣。對各類的有情都有普遍的作用,引導他們成佛。所以諸佛菩薩的名號,不可以等閒視之,要當成我們內心裡面,心嚮往之,他都是佛功德的面面呈現。好,以上是永斷迷惑主方神他的體悟。

 

「徧住一切主方神」他怎麼來以偈頌的方式,來複習「永斷迷惑主方神?第五個主方神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一切世間所有名,佛名等彼而出生,悉使眾生離癡惑,此斷迷神所行處。

依著各類眾生的名,佛就可以示現各類的名號。

「悉使眾生離癡惑」,離癡惑就告訴他說,我們不要在無明繫縛的身心世界,在輪迴裡面虛生浪死,從諸佛的名號當中,引發我們對菩薩道的嚮往,對佛果的嚮往,而且念佛菩薩的名號也會被此佛菩薩來攝受,可是我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算念阿彌陀佛,不但有阿彌陀佛攝受他,六方諸佛也願意護持他,佛名是彼此互相幫助,像三十五佛、八十八佛、賢劫千佛等,還有我們所謂的萬佛名經,這麼多佛都是互相幫助的,所以稱佛名會有很大的幫助。

《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也告訴我們,因地的修行裡面有兩種的修行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我們在家人。第一個就談到布施,因為我們在家人,是有能力賺取財物的,理應對三寶要護持供養,所以布施這一分是在家人容易修的法行,所以第一個就布施品。第二個就是稱佛名品,稱佛名品就是上述所講的佛名的功用,以上是第五個主方神,是永斷迷惑主方神的體悟。

 

第六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徧遊淨空主方神,得恒發妙音令聽者皆歡喜解脫門;

那個妙音,文殊菩薩還有一個名號叫做妙音,所以文殊菩薩他的妙音,不只是聽起來悅耳,或者是說聲音當中,他的音律、節奏或者音質,更重要的是他的內涵。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是文殊菩薩的學生,我們漢藏兩地很多都跟文殊菩薩有緣,像西藏的月稱論師,還有宗喀巴大師,寂天論師,烏瑪巴大師,都是從文殊菩薩的教誨中,得到殊勝的證悟,特別是月稱論師、龍樹菩薩,中論的思想,到底是唯識的思想,還是自續的思想,無著論師就解為唯識的思想,自續派清辯論師就解為自續的思想,月稱論師就解為應成的思想,由宗喀巴大師發揚光大,他們都是文殊菩薩親自教誨的。所以你不要小看這個妙音,這個妙音特別是對中觀正見的證悟,這個是妙音這兩個字最殊勝的詮釋。這太微妙了,他的宣說種種的正理,讓眾生以正理來通達空性。而且是依應成派的正理來通達空性,文殊菩薩以妙音兩個字,來當為文殊菩薩的名號是當之無愧的。所以妙音也是諸佛功德裡面最殊勝的成就,因為佛身口意當中,語業的功德最為殊勝。

我們之前也說過,佛沒有辦法以隨喜的方式除掉眾生的業障,佛也沒有辦法用身體任何的神變,幫眾生脫離輪迴,唯有說法的那一分才能引發有情的菩提心,引發有情的空性的正見,引發有情對各種法義的證悟。所以佛語的功德是無可取代的,諸佛各種的功德當中,都是以佛語的功德最為殊勝。而傳承部分,論語裡面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傳不習乎」,那個傳就是老師傳學生,他怎麼傳呢?就是講說而傳,這個學生再傳給他的學生,也是講說而傳,這個傳太重要了。

所以佛經的體性,經部宗跟中觀宗說是以聲音為體性,有部是說以名句文為體性,認為佛經是以名詞(句子和單字)為體性,唯識宗說是證悟者的心識。經部宗跟中觀應成派說是以聲塵為體性。所以《楞嚴經》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教法的體性就是在聲音。他講你聽叫做音聞,最清淨的這一分就是這個,最能夠得到無誤的傳承。因為有時候看書的時候容易誤解,容易用自己的意思去解書本的道理,唯有聽到眼前的這個傳法的大師,他解讀佛經,我們從內心裡面瞭解這個佛經的意思,這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所以叫做聞所成慧。沒有聞所成慧哪有思所成慧的成就,沒有聞思成慧的成就,哪有修所成慧的成就。所以妙音這兩個字太重要了!好,以上是徧遊淨空主方神,恒發妙音。

 

那我們來看第六個,就是「徧住一切主方神」他怎麼複習「徧遊淨空主方神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若有眾生至佛前,得聞如來美妙音,莫不心生大歡喜,徧遊虛空悟斯法。

到佛前最重要的就是聽佛的美妙音,佛的美妙音就是最能啟發有情的悟性的這一分,那才是真正的妙音,就像文殊菩薩他的名號是妙音一樣。我們一般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叫做花開見佛悟無生,不是蓮花開了以後,就馬上見佛,就馬上證悟空性,他的文句不能夠這麼簡單的解讀,直接跳躍到證悟,直接跳躍到證果,不是!這個文句是說見佛聞法的那一分,而我們容易從文句的表面,直接理解花開見佛悟無生,忽略了聞法的那一分。《佛說阿彌陀經》裡面說眾鳥演法,或者是風吹寶樹寶羅網,出微妙音,那個微妙音也是演法的聲音;還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要做什麼?也是討論佛法,都是在妙音的這個層面上來體悟、來證悟。禪宗的六祖即使有俱生慧,他跟五祖弘忍大師說,弟子常心生智慧,即使他是有俱生慧的人,也得觀待五祖大師,在晚上三更半夜,為他講解《金剛經》,六祖才恍然大悟。兩個一起逃的時候,划船划到一半的時候,六祖接著划,他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他從迷到悟都要靠老師的講法。以上是徧遊淨空主方神的體悟。

 

那我們看第七個「雲幢大音主方神」他體悟什麼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雲幢大音主方神,得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解脫門;

我們一般說龍下雨是興雲布雨,所以大陸上有龍王廟,龍王廟就是祈雨之用,過去在春秋時期,還有那個舞雩台,就是浴乎沂,風乎舞雩,在那個舞雩台當中跳舞,雩就是求雨的聲音,或者求雨或者拜龍王,那個雨對農夫太重要!中國過去是以農立國,看天吃飯,天要下雨才能夠有農作物的豐收,所以他就舉龍來興雨,代表十地菩薩法雲地,他有一個特色,就是有能力普遍下法雨,讓綠洲變成沙漠,有能力在沒有佛的地方興雲布雨,意思是說十地菩薩,他的能耐幾乎跟佛一樣,他是以等流的方式,把他的智慧不斷地串習而成佛,等於在串習的熟跟不熟當中分十地跟成佛,都像龍一樣能夠興雲布雨,能夠將沙漠變成綠洲,芸芸的眾生從剛強難化,變成能夠學習佛法的法子,學習佛法的法門龍象。

就像窺基大師本來是剛強難化,身邊不缺車子、美女、還有美酒的公子哥兒!剛強難化!經過玄奘法師的教化,你看注解唯識,能夠用功到吐血,一下子轉變可以成這樣的,這叫做下雨!本來乾旱的地方,農作物本來已經是朝向於枯萎,久旱逢甘霖的時候忽然欣欣向榮,就像佛法一樣,忽然讓一個頹廢的眾生,無勁的眾生,墮落的眾生,沉迷的眾生,顛倒的眾生,無明妄想所繫縛的眾生,被業所繫縛,不得自在的眾生,紛紛轉變成為修學佛法者,成為君子儒,成為性與天道的希求者,成聖成賢。

所以你不要小看興雲布雨,代表佛法遍傳,佛法遍傳要怎麼遍傳?一定要廣傳,要靠老師和弟子們,要靠傳承,還要不斷地向下紮根,所以為什麼說教育不是只有成年人,它還包括青年人,包括啟蒙小孩子。乃至於印光大師說,連胎教都要重視,不要說胎教重視,連要跟觀音菩薩求子,求能不能有好的孩子來這個家裡面誕生,來助佛宣揚正法,就好像下雨一樣,整個能很普遍的下雨。你看憨山大師的媽媽,還有蕅益大師的媽媽,都是大悲咒念滿十萬遍的時候,才生到憨山大師跟蕅益大師來對佛門做偉大的貢獻,我們明末的四大師,就是憨山大師,紫柏大師,蓮池大師和蕅益大師,那其中憨山大師跟蕅益大師,對法門的貢獻更為卓著。好,以上是雲幢大音主方神的體悟。

 

那我們來看第七個「徧住一切主方神」他怎麼複習「雲幢大音主方神」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佛於一一剎那中,普雨無邊大法雨,悉使眾生煩惱滅,此雲幢神所了知。

一一刹那就是短暫的時間,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人種短暫只有百歲的壽命中成佛,比起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壽命,短暫的不得了!你看他化自在天有九十二億的歲數的壽命,對比我們人種只有百歲,你看那個百歲是不是刹那的要命!而且釋迦牟尼佛只有說法四十九年,那是不是更刹那!還有釋迦牟尼佛也有用很多時間在遊方,有些時間要休息睡覺,有一些的時間生病,所以能說法的時間,那更是刹那中的刹那!

而在這個刹那當中,他竟然可以創造什麼奇蹟呢?叫做「普雨無邊大法雨」,竟然把顯密的教法,三乘或五乘的教法,把諸佛菩薩的核心意義合盤托出,就是說十方諸佛的佛法,多的不得了,沒有辦法在刹那中上完,長劫都上不完。但是釋迦牟尼佛,竟然能夠在刹那當中,把他們的要義宣說,你看這不是奇蹟嗎?

所以《佛說阿彌陀經》讚歎釋迦牟尼佛,於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行此難事,說此難信之法。難信之法就是這些大法,竟然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說完,而且對的對象都是五濁惡世的剛強難化。《地藏經》說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剛強難化,釋迦牟尼佛竟然能夠,在這樣的時節因緣,對業障深重的眾生,竟然宣說這麼甚深殊勝的大法,實在太佩服了,這就是諸佛最隱密的功德,你想像不到的!就好像你想像不到的太保流氓,竟然可以轉變成大好人。

了凡四訓裡面,雲谷大師說,極善之人,數亦拘他不定。了凡先生本來是一個宿命論的人,但是轉變成立命論,雲谷大師的一席話,了凡先生立刻轉變成立命之人,變成一個極善之人。所以脫離命運的繫縛,沒有孩子而有孩子,沒有功名而有功名,壽命只有五十三歲的,可以活到七十四歲,那都是無邊的大法雨,讓眾生能夠解粘去縛,恍然大悟。然後,貪著在這世間,或者是營營苟苟,或者是懈怠,或者是拖延,或者是這些種種情緒的束縛,在這樣的教法當中,都像火焰被大水一樣的澆熄。了凡先生就說,從前種種比如昨日死,是煩惱滅了;從後種種比如今日生。所以曾國藩先生為什麼叫做滌生,就是看到了凡先生,所講的這一段話,曾國藩其實是被了凡四訓所觸動所引發的。我們往往有一些的名臣大臣。他其實都是受佛門的影響,只是歷史比較不會記載這一段,是蠻可惜的。像林則徐他就是被佛教所影響的,他在大清末代的時候,是一個最能夠振作,朝綱的中流砥柱的大臣。印光祖師文章裡面,有一個林則徐日課發隱文的發隱序,就說到林則徐做官的時候,在轎子裡面都是讀佛經做功課,浩然正氣都是在讀誦經典裡面被培養起來的。

所以你不要小看那個,降雨將眾生的煩惱止息,我們讀這個不要以為它跟我們很遙遠,這樣的內容能夠豐富自己的內涵,我們在宣揚正法的時候,就像降下這個法雨一樣,雖然範圍有限,然後雨滴的數目不足,但是也足以影響一方人,或是一些人,一小撮人,哪怕是一個人,都對佛法有殊勝的貢獻,尤其能夠讓佛法延續的這一分,凡夫如果能夠做成這種功德,那更是功德巍巍說之不盡。好,以上是第七個,雲幢大音主方神。

 

我們來看「髻目無亂主方神」他怎麼體悟佛的功德。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髻目無亂主方神,得示現一切眾生業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

「一切眾生的業」是有差別的,怎麼會沒有差別?差別太大了!差別到什麼程度呢?彼此相貌不同,彼此個性不同,彼此興趣不同,彼此福德不同,彼此走向不同,彼此的因緣不同,一件事情上彼此的看法不同,在同一個事業裡面彼此受用不同,你看業的差別,可以差別到這麼細!業的差別到微細的程度,連阿羅漢都不會知道,不要說凡夫,那是難可了知的。很微細的業,或者是時間很久的事情,或是空間很遠的事情,阿羅漢都不會知道,這叫做非染污無明。所以業的差別,從大的差別,像人跟畜生,就是業很大的差別人;森林裡面可以享受那個美妙的森林風光,鳥語花香,可是你想想看,一隻蚊子飛到森林,牠能夠體會到森林什麼呢?你看那個業的差別,可以差別到這麼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受用到極樂世界美妙的,這些七寶行樹,八功德水,蓮花,宮殿,樓閣,那對比在地獄受猛火所燒,寒冰地獄被寒冰所冰凍的,你看那個業差別是差別成這樣!那他為什麼說示現一切眾生業無差別?業無差別就是說,當他遇到善知識的時候,例如被盜賊所追的犯人,跑到警察局的時候,他的安全跟一個在平民的安全是一樣的,就好像說懂得皈依三寶,懂得親近善知識學習傳承,就算他是業障很深重,其實他跟造殊勝的善業是沒有差別的。

舉例說,尼提是一個挑大便的人,在印度那個是賤種,任何人都可以在街上叫他過來,打他兩個耳光,一腳就把他的糞桶給他踢翻,傷害這種賤民也不會有任何的罪過。當釋迦牟尼佛攝受尼提進入僧團的時候,你看尼提的受用,就跟這些大阿羅漢是沒有差別的。而這些世間人,尚不可以惡眼來視尼提,為什麼?因為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團,像王族一樣的殊勝,進王宮的時候,昨天才挑大便的尼提,今天出家的尼提依然可以到皇宮去接受供養,猶如大阿羅漢,和舍利弗、目犍連這些等無差別,你看是不是業無差別?所以那個業無差別是佛能夠提供的那一分,可是就得看有情接不接受,有情如果不接受,那業的差別就很大了,好比說我們在苦海裡面輪迴,業差別有多大。

假如我們都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受用極樂世界的,種種的功德莊嚴,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回到這個極樂世界,飯食經行,你看是不是都沒有差別,是不是?業的差別,可以差別到難以想像,但是業無差別,可以無差別到這種情況,太殊勝了。這個世間是幻化的世間,如果能夠了解,佛所說的這些法義,這些幻化的世間,你就可以知道幻化的本質。而在幻化當中,不但不被幻化所繫縛,反而能夠脫困於幻化,反而能夠運用於幻化,太不可思議,沒有學佛才是這一生最大的損失。

 

好,那第八個叫做「徧住一切主方神」怎麼複習「髻目無亂主方神」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一切世間諸業海,佛悉開示等無異,普使眾生除業惑,此髻目神之所了。

「一切世間諸業海」,業像大海一樣,你逃不出業的繫縛像大海一樣,一個人掉在大海裡面,你游不到岸邊的!你要往外面游,一個浪就打回來;你要往東邊游,一個浪又被打回來;你要往西邊、要往南邊,這時候一個浪打下來。尤其那個狂風暴雨,我們看麼鐵達尼號或是遊輪,比如在狂風暴雨中,遊客驚慌失神,尖叫逃命的那種感覺,那個業在起現行的時候是非常恐怖的,比如說天災人禍、戰亂、燒殺擄掠那個業起來的時候,有情是很恐怖的。像地獄一樣,像安史之亂一樣,這個被殺了幾千萬人,那是很可怕的戰亂。

所以「一切世間諸業海,佛悉開示等無異」,等無異就是歸向於正法,歸向於三寶,被佛所攝受,特別是往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一分,那就是等無異。在世俗上等無異,當然在空性上本來都是沒有體性的,所以沒有體性可以轉惡業為善業,就像火頭金剛的欲望很深,尤其是男女的欲望很深,拔不開男女欲望的火頭金剛,反而藉著那個欲去轉成對善法的善法欲,轉成對正法的希求欲,轉成對佛果好樂的欲望,反而他成佛的最快。你看那個離不開女人的好色之人,好色的欲轉成對成佛的希求,離不開佛果的好樂,離不開對三寶的皈依的那一分,請問這種欲生起來的時候,有哪一個人是這個修行人的對手呢?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才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是乃至於在夢中見佛,定中見佛,甚至是平常都可以見佛,他都是靠這種善法欲,不離開的欲望,求法的欲望。乃至於菩提心,想要成佛的欲望,而當他能夠被佛所攝受,成為佛的隨從、追隨者、傳承者的時候,請問他這些業,跟大菩薩有什麼差別呢?所以業是沒有差別的,業也差別很大,業其實也沒有差別的,就看你怎麼看了。

好,那以上是我們今天華嚴的進度。我們讀《世主妙嚴品》,我們不能只看那個文字的表面,我們更應該鑽研到裡面,看它所要告訴我們的內涵,提醒我們要注意,如何來善巧方便的修行,如何來觀察佛各種的秘密的功德。

在這裡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迴向,圓滿今天的講座,惟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讓我們都能夠成為佛的擁護者,佛的眷屬,佛的朋友,佛的功德主,佛的傳承者,來隨著佛德,來成就自己的功德。那才是真正天災人禍戰亂,這些的正對治,讓人心向善,世道暇昌,國富民強。大家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稽首西方安養國,接引眾生大導師,弟子眾等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眾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謝謝大家。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