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佛學優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昇降排序
諸位學會的蓮友大德同修,以及有緣的善知識們。在這段疫情當中,我們沒有辦法聚會共修、研學,我們可以在線上互相交流,我們這個課程特別以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來作為緣起。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78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78)-稱揚讚德之主夜神主方神

諸位善知識,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槈多羅三藐三菩提,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的講座。唯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讓我們對所修學的教法能勝解,能自行,能化他。止息天災人禍,瘟疫,飢饉,以及刀兵,還有水災,火災,風災,一切對有情的傷害。大家都能回到正法薰陶的世界,欣欣向榮,都能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在開始之前,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暨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那我們目前,是在世主妙嚴品裡面,十個段落的第七段,就是稱揚讚德。稱揚讚德裡面的器世間主。管山河大地、管白天、管晚上,這些種種管地水火風的神明,出來讚歎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他們都是久修的大菩薩,眼前做這樣的示現。

我們講到了「主夜神」,主夜神裡面講到第九個神明,「諸根常喜主夜神」他出來稱揚讚歎佛德,他怎麼稱揚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長文,經文:「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現莊嚴大悲門解脫門;」

釋迦牟尼佛或是十方諸佛,他成佛他會具足很多的能力,其中一個能力叫做「普現莊嚴大悲門」。普現莊嚴大悲門這件事情,對釋迦牟尼佛,對十方諸佛都不是困難的。什麼叫做普現莊嚴大悲門呢?就是觀音菩薩有十四種無畏,三十二應身,合起來有六百四十四種的普門,也就是大悲門。大悲門可以顯現為天大將軍身,說的是大乘法;或者是顯現為婆羅門身,或者是居士身,或者是宰官身,來說二乘法或說人天法,或者是以夜叉身來說密法。換句話說,這些顯現對他都不成為障礙,這叫做莊嚴大悲門,所謂的莊嚴大悲門,就是大悲心可以讓他各種的展現,而且宣揚各種的法義,即使是最卑劣的身都可以說最無上的法,或者以最殊勝的身來說最小的法,都沒有障礙。甚至以畜生身,像文殊菩薩曾經以示現豬的形象,來帶領豬眷們來修學正法。所以每一隻豬要被殺的時候,被抽腸破肚去做桌上餚的時候,沒有一隻豬是害怕的,最後等到因緣度不了的時候,文殊菩薩的這隻豬就立化而死。你看這叫做普現莊嚴大悲門,對菩薩對佛是沒有障礙的,這叫做解脫門。

我們來看「普德淨光主夜神」怎麼複習「諸根常喜主夜神」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偈頌,經文:「眾生愚癡常亂濁,其心堅毒甚可畏,如來慈愍為出興,此滅怨神能悟喜。」

「愚痴」是本質,是對業果的不瞭解,對空性的不瞭解,對緣起的不瞭解,對斷惡修善離苦得樂這件事情不瞭解,不瞭解還莫論,甚至還產生顛倒的認知,還產生毀謗的語言。或者是瞧不起的心思,這叫做常亂濁,就是一團亂,心裡面沒有方向,沒有是非標準,沒有善惡分別。所謂的濁就是帶來身心的不安樂,帶來未來的徬徨,對死亡的恐懼。這都是有情眾生濁的顯現,這個濁就算是好的日子,幸福美滿的日子,依然顯現為不快樂,這就是濁。

「其心堅毒甚可畏」,堅就是指死不悔改的個性,或者是僵化的認知。或者是你就算跟他說道理,他也不以為然的這種堅固的心態,毒呢?毒就是心裡面,從來沒有想到他人,而且你只要傷害到他的時候,你只要對他對不起的時候,他什麼狠的事都做得出來。就像那個毒蛇一樣,你每天餵毒蛇吃飯,有一天不小心踩到它,毒蛇就咬你,你說我對你那麼好 ,你幹嘛咬我,毒蛇說你對我很好,是對你很好,可是你現在踩到我,他管你以前對他好,他只管現在你傷害到他,或者是他的瞋恨心起來的時候,管你是誰,這叫毒甚可畏。

「如來慈愍為出興,此滅怨神能悟喜」。「如來慈愍為出興」就是如來教化眾生,最可怕的就是教化這種人。你如果有那種對法的勝解去修忍辱,知道殊勝的人,你會反而勇敢地,歡喜地去面對這樣的境界。所以我們才說第四地的菩薩叫做焰慧地,其實燒掉所知障柴薪的智慧火,在第三地菩薩就開始有能力,第三地菩薩為什麼開始有?因為他不怕這些艱難,不怕這些障礙去度化有情。而很多的廣大行,就因為這樣的心態,讓這些廣大行變為殊勝,而這些廣大行能夠資助空性的智慧,使空性的智慧格外有力,到第八地的時候破煩惱障,到第十地的時候破所知障,以等流的心態去成佛,所以其心堅毒甚可畏的眾生,反而幫助菩薩成佛。既然他可以幫助菩薩成佛,請問他有什麼可怕?要從這個角度來看。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很勇悍的,很高興地入五濁惡世,地藏菩薩願意承擔到無間地獄去度有情,就是對法有這樣的勝解才辦得到,對法如果沒有這樣的勝解,絕對辦不到。沒有這種思維模式,就不會產生這種行為模式。

第十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長文,經文:「示現淨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

「眾生的所樂滿足」,是說他滿足於他的生活,苦難或富貴的生活他都滿足。但是還有一種滿足是什麼?他對他所學的教法很滿足,可是不對!我們應該對教法要不知足,學教法要像大貪官的形象,你對著大貪官,問他貪夠了沒有,貪一億夠了沒有?沒有!他要十億。貪十億夠了沒有?沒有!他要二十億,他絕對沒有夠,像世間發財一樣,他哪有夠的!所以所謂的所樂滿足,到底是什麼情況下叫所樂滿足?坦白講,這是站在一個他對教法有所了解,他安住在教法的喜悅中,叫做所樂滿足。但是所樂滿足當中,又激發起他的求知欲,又激發起他向上的心志。就好像說我們以前學佛,就有一種感覺就是學了一些法以後,很快樂很快樂的時候,但是很想學新的!這就對了,不能說很快樂滿足於這些狹隘的範圍,所以為什麼叫做法門無量誓願學,比如說每一個法的學習,都有助於你所學習的法。比如《易經》,你的學禮有助於你解卦,你學論語而成為君子,這時候《易經》也容易幫助你趨吉避凶。所以你學得越多,你對某一部經就越能夠深入。那你學《易經》再來看《論語》的時候,你才知道孔子在講易什麼?或者《禮記》裡面講的《易經》絜靜精微,易教也,或者是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 : 不占而已矣,或者是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無大過,你才知道這些含義在講什麼?所以說以經解經互相輝映,不能得少為足。

好,那我們來看第十個,就是「普德淨光主夜神」怎麼複習示現「淨福主夜神」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偈頌,經文:「佛昔修行為眾生,一切願欲皆令滿,由是具成功德相,此現福神之所入。」

「修行為眾生」就是大悲心來修行為眾生,所以這個大悲心很重要。比如說為了有情我才活下去,為了有情我好好充實自己。為了有情我對治煩惱,為了有情我去成等正覺。為了有情這件事情,是需要被串習成熟的,為了有情我吃這頓飯。你吃這頓飯哪裡為了有情,你是把你自己吃飽,哪有在為有情,不。身體吃飽了以後,你才有能力去做聞思修的事業,造作聞思修的業。教法透過聞思修而有所體悟,你才能自利,才能利他,一切都是為了有情。

「一切願欲皆令滿」所以有情眾生他的願,他內心的渴望,乃至欲他的需求。你都有能力滿足他,靠你的能力去滿足他,靠你的福報去滿足他,靠你的教化去滿足他。

「由是具成功德相」,這個功德相是有情的功德相,還有你自己的功德相,所以諸佛菩薩的功德相都是在有情身上獲得的。比如說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八萬四千相 ,無量隨形好,都是在有情身心上去獲得的。所以有情真的是一個殊勝的福田,所有的福報來自於利他。所以我們一般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有人就解釋說心就是福田,往心去覓就可以得到很多的福報,這是錯解!福田在眾生。福田哪裡在心,你看悲田,恩田,敬田都在講對象,不是在講心。那六祖說不離方寸是什麼意思?福田不離方寸。福田不是方寸,福田不是心,福田是不離方寸,不離,是沒有離開。意思是說這些的田你要用心經營,叫做不離方寸,沒有用心經營就不會有福。好像說有一塊田地不離方寸,田地怎麼是心呢?你家種的田地怎麼會是心呢?不離方寸的意思是說,你要用心耕耘,春天耕耘,夏天施肥,秋天收成。你不去用心耕耘怎麼會有收成?你問那些種菜的菜農,你不用心耕耘,那個遍地蔓延的荒草,就把你的菜全部扼殺了,或是蟲把你的菜吃了,或者是你沒有去用水灌溉,這些菜都枯死了,你沒有用心耕耘,怎麼會有收穫呢?

那我們再看「主方神」管理東方的,西方的,南方的,就好像說我們什麼縣市的管區警察,什麼縣市的縣長,省長一樣,我們來看「主方神」。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復次,徧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護力解脫門;」

這個就是主方神裡面,最高的主方神,他可以掌管一切方位的「得普救護力」。救護力是普遍的,就像說消防隊員他有能力去救火災,醫生有能力去救病人的生病,老師有能力去救學生的慧命。但是普救護就是能力是普遍的,像科技就有能力救護,讓有情免於貧窮,免於不方便。你看以前世界常常鬧饑荒,農夫占全國人口的八成,依然吃不飽,可是現在農夫這個職業是世界上最少的,為什麼世界都有飯吃?這就是靠科技的力量,你看台灣以前的是農業時代。現在的農業,以前領導人提倡說,八萬農業大軍,兩千三百萬的人口,從事農業的不過幾萬人而已,卻能夠養活台灣的人口,可見這個科技的力量,這叫做普救護。

普救護還有很多的陀羅尼,都是普救護,比如說密法的息、增、懷、誅,就是普救護。各類的平息災難,增加福報,懷柔險惡的有情,誅殺對正法障礙的有情,這些都是普救護。救護善良,救護弱小,救護弱勢 ,救護苦難,有時候反而是要,除暴才能安良,這都不一定的。以上是徧住一切主方神,他得到的體悟。

那我們來看,「徧住一切主方神」怎麼以偈頌的方式,來複習他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爾時,徧住一切主方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方神眾而說頌言:如來自在出世間,教化一切諸群生,普示法門令悟入,悉使當成無上智。」

如來出現於世教化眾生,當然要普示各法門,為什麼要普示各法門呢?因為眾生的根機各個不同 ,有的只能聽淺法,有的是好樂深法,有的是外道,你要通達外道見,把他引入正法。所以你當然要普示各法門,普示各法門令悟入,就像釋迦牟尼佛,對放牛難陀,還要普示放牛法,才能夠把他引進門。好,所以人家說陀羅尼真的是廣大方便,才能滿足各類眾生的需要。像孔子通達內政,通達外交,通達財經,通達軍事,通達性與天道,通達君子修學法。這個才普示法門令悟入,才能幫助他脫困。

那我們來看第二個主方神,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普現光明主方神,得成辦化一切眾生神通業解脫門;」

「成辦教化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得到神通業,這個神通業是指諸佛菩薩,眼前釋迦牟尼佛,他教化眾生有時候要靠神通業,意思就是說,度化眾生,有時候剛強難化的眾生,有時候得用神通業,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雖然佛不主張以神通業來度化有情,可是有時候的有情,你不得不用神通業。舉例來說蓮花生大士,入西藏的時候 ,西藏是一個苯教的世界,都是那種附身來說法,蓮花生大士只好運用神通,讓苯教的神明去附苯教的教徒,告訴他們要來護持正法,要來護持蓮花生大士。所以蓮花生大士,反而藉著這個神通業,他才有辦法到西藏來,來助正法的流通,才有這樣的因緣。請來了寂護論師、靜命論師、蓮花戒論師,來弘揚正法於西藏。這個神通業,尤其魔王當道的時代,那些神明阻礙正法的地方。菩薩有時候得借用神通業才有辦法的,所以不要小看菩薩的各種陀羅尼。

第二就是「徧住一切主方神」,怎麼複習「普現光明主方神」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神通無量等眾生,隨其所樂示諸相,見者皆蒙出離苦,此現光神解脫力。」

「神通無量等眾生」等眾生就是有多少種的眾生,他就有多少個神通,因為因應眾生不同的需要,他的神通多到你難以想像。你看科技也是一樣,科技可以發展到琳瑯滿目,解決你生活的各種需要,像汽車各種的交通工具,乃至於各種的通訊工具,各種的醫療設備,那個琳瑯滿目,零件多得你難以想像,儀器數目種類之多,發展之精細!所以這種神通無量等眾生,各種的陀羅尼。所以,可能極樂世界能夠創造這麼多安樂,它的細膩度,遠非眾生想像,叫做習焉而不察,受用而不知。

「隨其所樂示諸相 」,就看他樂什麼給予什麼。

「見者皆蒙出離苦」,其實它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創造安樂的環境。所以這時候我們學正法的人,不要去否定進步的世間,不要否定物質文明的世間。要善用文明的世間,要善用科技神變的世間,來做正法的流通,來做正法的弘揚。野草蔓蔓可以把菜養分都吸走,讓菜都死掉;可是種菜滿滿,也可以讓野草不生,所以同樣是一個田地,你就看你怎麼用。同樣是一個科技幻變的時代,神通變化的時代,無遠弗屆。那些電子通訊,量子時代,簡直像諸佛菩薩的神變,如何善用科技的神變,創造正法的流通。這些交通資訊的方便,正好傳遞心聲,正好傳遞正法,正好傳遞覺受,反而有利於正法的流通弘揚。所以如何讓佛法走入這個時代,這可能需要向諸佛菩薩來學習,向這些聖者來做請教。古書如何今用,如何善用時代的語言,來解釋深奧難懂的古籍,就要看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的智慧了。

我們再看第三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光行莊嚴主方神,得破一切闇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

「光行莊嚴主方神,得破一切闇障」,那個闇障就是內心深處裡面無明黑暗所生起的障礙,就是他認知偏誤所造成的障礙,認知偏誤造成的錯誤的思維模式,造成他身心的障礙。比如說他沒有辦法去斷惡修善,沒有辦法去產生利他的心態,沒有辦法去對聖者的見賢思齊,沒有辦法去對正法的擁護。這些輪迴的安樂生起的貪婪,這些都是闇障,那能夠破他。而且生喜樂大光明,這個就要看我們要怎麼去了解他,怎麼去充實自己的能力?怎麼善用這些資源?好,以上是光行莊嚴主方神的體悟。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佛於闇障眾生海,為現法炬大光明,其光普照無不見,此行莊嚴之解脫。」

那個眾生雖然種類甚多,但是都不離開這些闇障,對人生 對這個生命,是只看眼前的,不看未來的,沒有辦法見賢思齊的,沒有辦法知道正法殊勝的,也沒有辦法知道利他,他到底有多殊勝的功德。

「為現法炬大光明」那個現法炬大光明,不只是說,整個顯現的世界是光明的。或是顯現的這些思想,是光明的思想,是一個殊勝的未來的,更重要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點亮他內心的昏暗,我們一般說無盡燈,為什麼叫無盡燈?就是內心的黑暗怎麼去點亮他,那才是真正大光明的所在,點亮他裡面,就是讓他真的對法,生起勝解的那一分,不過這一分是最難的。

「其光普照無不見」大家都像燈一樣,燈燈互照,法界遍照,那才是真正諸佛菩薩出世的本懷。以上是第三個,光行莊嚴主方神。

 

第四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長文,經文:「周行不礙主方神,得普現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

「普現一切處不唐勞」,就是說你到哪裡去都不會做白工。所以同樣我們做每件事情,事前要規劃,動機要清淨,要具足這些做事的條件,讓他有效率的進行。不要在那裡虛耗,在那裡浪費生命,浪費自己的生命,也浪費眾生的生命。所以做佛事的時候也是一樣,要考慮目標,要考慮價值,要想好方向,要想好做法,要想好切入的時間點,要想好過程,要怎麼去克服這些障礙。這才不會做虛工,做白工,而且惹得一些做佛事的人,起很多的煩惱,那還得不償失。比如說往往有時候做佛行事業,產生的名利很多的時候,結果參與做佛事的人反而腐敗了,反而動機不單純了,反而貪名圖利了,那何必當初做佛事呢?所以這些事情都要先想好,都要慎始,過程中都要戒慎恐懼。所以曾子才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是沒有道理的。

那我們來看第四個「徧住一切主方神」怎麼複習「周行不礙主方神」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方神,偈頌,經文:「具足世間種種音,普轉法輪無不解,眾生聽者煩惱滅,此徧往神之所悟。」

「具足世間種種音」,語言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你懂得用語言去溝通,當然語言的陀羅尼很重要。比如說玄奘法師學梵音,我們現在世界流通的語言,像中文,英文,它都是加強了溝通的能力,溝通的方便。

「普轉法輪無不解」就是如何透過協調溝通,透過宣揚法義,透過讀書會,透過共識,透過開會,透過交情,透過私下的談論,透過誤會的紓解。

「眾生聽者煩惱滅」,煩惱滅他才有辦法再往上走,他已經起反感,他已經起煩惱了。他已經起毀謗了,他已經起邪見了,他怎麼可能還學佛,他怎麼可能還皈依,他怎麼可能還增上。所以那些溝通太重要,語言的溝通,讀書會意見的溝通,法義上面,大家溝通當中的了解,都有助於煩惱滅。大家能夠在佛事上眾志成城,創造很多美滿的佛行事業,去利益有情。

好,以上是我們這四個主方神,這四個,就是徧住一切主方神,普現光明主方神,光行莊嚴主方神,周行不礙主方神。他們的體悟,都是在跟佛往昔生中,一起共學菩薩道的體悟。而成佛也都要這些的體悟,方方面面的體悟,才能成佛。這也是提供我們,修學菩薩道的參考,我們生起一個,利樂有情的心思,創造自己的能力,增上自己的福慧,乃至於利益無量無邊的有情。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眾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謝謝大家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