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善知識,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的這個講座。唯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能夠對治天災人禍。乃至於瘟疫戰亂等等,讓世道遐昌,國泰民安,法輪常轉,正法久住。在開始之前,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暨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上來我們《世主妙嚴品》有十個段落,我們進入到第七個段落,就是稱揚讚德。稱揚讚德有,有情世間主跟器世間主的讚歎,還有正覺世間主。我們目前是在器世間主,就是管山河大地,管日月星辰,管白天管晚上的這些神明。他們都是長期來追隨釋迦牟尼佛,成為殊勝的大菩薩,而有的示現為欲界天,色界天的有情世間主。這些國王,這些領眾的天王,有的示現為器世間主,就是管理器世間的,有的是正覺世間主,就是帶領修行人,通往解脫跟成佛的大道。目前我們是在器世間主的主夜神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王,長文,經文:「復次,普德淨光主夜神,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
「寂靜禪定樂」這個禪定,它可以是證得各種的法。比如說菩提心,大悲心,或者是六度裡面的某一度的法類。它眼前是屬於寂靜的那一分,寂靜的那一分,特別是在講空性的這一分,空性的這一分,尋覓諸法的體性,連一粒微塵都找不到。所以眼前這個,以能所雙亡的方式現證空性,那了不可得叫做寂靜。什麼都沒有,空蕩蕩的,空靈靈的,所以叫做寂靜,可是這是約著勝義說,不是約著世俗說。如果他出定重緣這個世俗的時候,這個世俗是一種緣起的顯現,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就是條件成為能生,該法成為所生。所以一切的世間都能夠,仰仗這些條件生。那我們一般中庸上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就是說,當這個和諧的氣氛,它能夠帶來天地的祥和,萬物就能夠發展。當暴戾之氣,戰亂,這些人們的乖戾之氣,它是成為能生。那世界的毀滅,這種結局就會發生,或者是政局的動盪,或者是金融的災難,或者是貪婪造成的能源的這種浪費。乃至於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嘯,颶風,乃至於各種氣象的變化,乃至於說世界裡面到處的開墾,乃至於建設等等。那可能忽略了一些平衡的關係,也會造成地變,所以這個世間,好像感覺到佛經說的,什麼瘟疫,饑饉。乃至於刀兵這些劫難,包括水災,火災,風災的這些災難,以前都不明顯的顯現,現在都很容易的顯現。就感覺到整個世界裡面,讓人惶恐不安,或者是對境界,這些自然界的災難的不安。或者是人為創造的金融跟政局的不安,或者是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裡面爾虞我詐,名聞利養的競爭,帶來彼此交往的不安。所以如何找到內心隱微處的安定,達摩祖師跟慧可說,將心來與汝安,就是我讓你安心,那這個安心要怎麼安呢?其實最殊勝的就是安在法義上,安在大悲心,安在菩提心的法義,就永遠內心的隱微處都相信,利他以及好好的充實自己的內涵,才是真正的出路。那空性的智慧,才是煩惱的正對治,才是輪迴的解脫,這一分隱微處,深深的勝解忍可。而且聞思修安住在這些法義上,那一定帶給你無限的前途,以上就是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
「大勇健」,就是因為內心對這些法有殊勝的勝解。所以就會產生大勇健,就是那種精進,勇悍的心力就會生。所以精進不能自己生,不能獨立生,必藉因緣而後生,藉著對法的勝解,藉著修歡喜心,藉著恆常的鍛鍊自己的心力。這種大勇健的勇悍心,乃至於在外相上勇悍的行持,就能夠藉著你創造的條件而生。那在大勇健的這種勇悍的心力,耐力,這些持續力,很多美妙的好運就能發生,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有情的命運,這件事情就會發生了。
那我們來看這個偈頌當中「普德淨光主夜神」他怎麼以偈頌的方式,來複習他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王,偈頌,經文:「爾時,普德淨光主神,承佛威力,徧觀一切主夜神眾而說頌言:汝等應觀佛所行,廣大寂靜虛空相,慾海無涯悉治淨,離垢端嚴照十方。」
這些「主夜神」應該觀佛的往昔所行,叫做「廣大寂靜虛空相」廣大就是講,行持上是非常的廣大,哪裡需要他,他就可以到哪裡去,人家說精英,什麼叫精英?精英就是敢到陌生的地方,跟陌生人的相處。像孔子周遊列國,就敢到陌生的地方,敢跟陌生人相處,這種廣大的行持,靠著他的悲願,靠著他的能力。當然靠著他的團隊,靠著他的福報,內心卻能夠觀察他的體性了不可得,而如如不動,叫做寂靜虛空相。
「慾海無涯悉治淨」就是對於眾生那種慾海,就是貪婪,造成的這些饑饉,刀兵,乃至於水火災。由內心去造作很多的罪業,感得這些天災地變,這些慾海無涯,眾生的欲望實在太多了,發展軍備競賽,強欺小,大欺小,強欺弱。這些名聞利養的競爭,乃至於男女飲食等等的這些欲望,無界限的這種蔓延,那是非常可怕。一切災難的根源,而且沒有對道德的自我約束,或者有正知的力量,做因果的觀察。如果都沒有的話,那個欲望是無止盡的發展,尤其愈有權力的人,愈有能力的人。那他發展他的欲望,愈有這個實力,造成的傷害就愈大。這個時候要悉治淨,悉治淨是不容易的,這個是你的願力,你的行持,你的團隊,你的影響力。乃至於你還要很多的時間去治理,乃至於這些邪魔外道,還要懂得去降伏。所以為什麼叫做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他能力是非常多的,能力後面的本質是大慈大悲的心。那勇悍的心,大勇健的心,承擔的心,無怨無悔的心,那才能夠做出一番事功來。
所以叫做「離垢端嚴照十方」。「離垢端嚴」離垢,諸佛菩薩都是屬於離垢相,離垢可以說是禪定當中對治煩惱的離垢。也可以說持戒對治那些惡業的離垢,也可以說空性的智慧,破煩惱障,破所知障的離垢。這些離垢,像二地菩薩,他就是以戒的增勝德的那一分成為離垢,什麼叫戒的增勝德?就是他不但是根本戒,枝末戒,他都能夠防護得很好,小乘戒,大乘戒都如理如法的守護。乃至於這些戒的學處,他都好好的講究,對這些戒律他都做業果的觀察。尤其是異熟業果的觀察,那是所有業果裡面最重要的觀察處。但是業果,尤其是異熟果的那一分,是最難了知的,一般世人最不相信的,要對異熟的業果產生勝解的這一分,極為不簡單的,什麼叫異熟呢?就是來世會投生到哪一道的時候,那必須靠著正知見跟戒律的行持,才能夠避開三惡道的投生,才能夠進入人天道。而且進入人天道的時候,要進入到好的族性。比如說是四眾弟子遊行的地方,佛的教化的地方,菩薩的遊方的地方,或者是僧團住持的地方,或者是跟善友共聚的地方。這才能夠保證離垢的,這個都不簡單的,所以不能把離垢這件事情太小看了。請問你在戰亂的時候你怎麼離垢,你在爾虞我詐,生存的壓力非常大,必須要造惡業才能生存的時候,請問你怎麼離垢?還有旁邊都是邪見的惡友,請問你怎麼離垢,還有你做善法的時候,你會遭遇到眾多的羞辱,或者是冷嘲熱諷。在你道力還不足的時候,請問你怎麼離垢?還有生活在根本無法生存的環境裡面,你怎麼離垢,你怎麼離開那些,怨天尤人,或者是失落,悲憤。你怎麼有辦法離開這些煩惱的塵垢呢?
所以「離垢端嚴照十方」,那是極其不簡單的,一方面經營自己的命運,能夠讓自己在離垢的環境裡面。包括善友,包括這些團隊,包括這些環境,一方面你還要訓練正知見,能夠對治煩惱的垢染。對治邪見的蔓延,在這個邪見的環境當中,能夠中流砥柱,這都談何容易,下去實作的時候才知道極難。所以對佛菩薩的恭敬仰望,是因為自己在法上有這樣的覺受,有這樣的體驗。或者在實踐當中,有這樣的感受的時候,我們才會對佛菩薩產生佩服,產生仰望,產生恭敬,產生皈依。好,以上是普德淨光主夜神的體悟。
第二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王,長文,經文:「喜眼觀世主夜神,得廣大清淨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
「廣大清淨可愛樂」這可愛樂當中。包括說你投生到美妙的環境,叫做可愛樂,或是你遇到能夠保護你,能夠引導你的善友的叫做可愛樂。還有你懂得做業果的觀察,能趨吉避凶的可愛樂,還有得到空性正見的傳承,知道脫離輪迴的秘密所在的可愛樂。還有了解投生淨土的方法,在臨命終無畏懼死亡的可愛樂。還有做善非常如意,得道多助的可愛樂,還有就是遠離惡友,也如願而成的可愛樂。這個可愛樂要有多少的經營能力,多少的正知見,你才能夠事事可愛樂。像過去的月稱論師,他見文殊菩蕯,他修文殊菩薩法,他能夠很容易地見到文殊菩薩。或是像宗喀巴大師,他修文殊法,很容易見文殊菩薩,從定中見,乃至於平常見。有什麼疑難雜症,都容易呼喚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來。然後請教文殊菩薩,哪怕是最細膩的法義,文殊菩薩都能抉擇,這個非常的舒服,人生過得非常的美妙。所有的疑團迷惑都打破的可愛樂,那才是最殊勝的可愛樂,以上就是第二個,喜眼觀世主夜神,他得到了這個「廣大清淨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那可愛樂。
再來看「普德淨光主夜神」怎麼複習?「喜眼觀世主夜神」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王,偈頌,經文:「一切世間咸樂見,無量劫海時一遇,大悲念物靡不周,此解脫門觀世覩。」
就是你是一個,大家想要見的貴人,因為你修學這個可愛樂法門,得到各種的可愛樂,你就會變成,大家很渴望見的人物。譬如說久旱逢甘霖,大旱逢雲霓,鵝王在炎熱的夏天,逢到了蓮池,躲到蓮花池裡面,躲避炎熱的陽光,享受清涼的快樂,你是世間的咸樂見。像觀音菩薩,就是世間的咸樂見,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就是大家咸樂見的。
「無量劫海時一遇」無量劫海時一遇,就是很難遭逢,很難遇到的,就像說我們遇到釋迦牟尼佛,叫做如優曇花三千年才一現。優曇花就是青蓮花,這種蓮花三千年,你才可以有機會看到它開花,很多的勝景,你是幾千年才一遇的。現在的洪水,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就很容易遇的,就災難是以前說,百年千年難得一遇的,現在都很容易遇。但是美妙的勝景,都是幾千年難得一遇,你是一個讓人家幾千年,難得一遇的人才,這個是非常了不起。像人家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是大家難得一遇的人才。中國文化如果沒有他的時候,中國文化沒有辦法,有這樣的核心價值,能夠有這樣殊勝的開展,能夠讓大家知道朝向於君子跟聖人,是人生真正的出路。沒有孔子這樣的開創,後面不可能經營文化,有這種遠見。所以無量劫海時一遇,這樣的人才非常難得一遇,那是要累劫的修福,才能夠遇到他。像賢劫千佛一樣,你看要下一個遇到彌勒菩薩,竟然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或者是說五億七千萬年,才遇到這樣的人物,叫做無量劫海時一遇。
「大悲念物靡不周」大慈大悲,這樣的人是大慈大悲的人,念物就是念有情眾生,沒有不周遍的。像大慈彌勒菩薩,大悲觀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願地藏菩薩,都是大悲念物靡不周。就是沒有不周遍的,一切有情都成為他的所緣念,他是能緣念的大悲心。這樣的聖者是,大家非常渴望見的,而都要很大的福報,才見到這樣的聖者,而見到這樣的聖者,往往都是千年難得一遇的。所以我們要分為兩分,一分就是我們要很珍惜,這些正法的傳承。或者是這些正法的善知識,或是佛菩薩 ,因為他都是百年千年,乃至於長劫難遇的一個人物。第二個,我們也要好好地來創造自己,是這樣的貴人,帶給人家的安樂。那當然有情眾生,要創造他們的善根福德,就是讓他們在教法當中聞思修。而這個具足無量的善根福德,他就能夠打破見佛菩薩的障礙,打破見善知識的障礙。所以就像無著論師,修彌勒法十二年之後,破了見彌勒菩薩的障礙。所以我們見佛菩薩的障礙,雖然多,障礙多是多在我們,不是多在佛菩薩。佛菩薩並不是故弄玄虛,故意讓我們百年千年,乃至於長劫才難得一遇,並不是這樣。而是說障礙都在來自於有情眾生,所以我們如何幫助有情眾生,解除見到諸佛菩薩的障礙。當然《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就是破除見到佛菩薩的障礙,破除見到淨土的障礙。好,以上是第二個,就是喜眼觀世主夜神,他的體悟,由普德淨光主業夜神,以偈頌的方式來宣說。
第三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王,長文,經文:「護世精氣主夜神,得普現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
「普現世間調伏」世間成為所調伏,善知識大論師,佛菩薩成為能調伏,調伏什麼呢?比如說調伏他的傲慢,調伏他的貪婪,調伏他的邪見,調伏他的心機。尤其是惡人,暴人,小人。要調伏他極難極難,要調伏他個性要轉變的這一分,都很難,見地要轉變,行為模式要轉變,思維模式要轉變。這種調伏是最難的,往往高速公路蓋了十條,這個人的個性還沒轉變。所以不要小看這種調伏,這種調伏裡面,這裡面除了說這個人的,願力,耐力,能力以外,還要有情眾生佩服你,還有他跟你所結的緣。所以為什麼這調伏當中,十方諸佛都有,調伏眾生的能力,可是娑婆世界也必得,釋迦牟尼佛來才能調伏眾生。所以調伏這件事情,最後還要看他跟眾生,所結的緣,緣深,緣淺。那我們有一天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要到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對我們的調伏。這調伏當中有硬的調伏,有軟的調伏,硬的調伏就像禪宗的棒喝,軟的調伏就像,極樂世界美妙的勝景。在那美妙的勝景裡面,接觸到善知識,鳥語花香,天月明空,慢慢地我們的心思,從剛強變成柔軟,從自私變成利他。從這種腦袋空空的,變成喜歡吸收新知的,這種的調伏潛移默化,長時間的這種薰陶,這種叫做軟調伏。這個也可以看出阿彌陀佛的耐心,他的願力,他後面那個悲心的本質。所以叫做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真的是其來有自。好,這是第三個。
那我們來看「普德淨光主夜神」怎麼護持護世精氣主夜神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神眾,主夜神王,偈頌,經文:「導師救護諸世間,眾生悉見在其前,能令諸趣皆清淨,如是護世能觀察。」
「導師救護諸世間」這導師特別講釋迦牟尼佛,當然也可以講十方諸佛。那他救護諸世間,這世間裡面,當然是苦海的世間,生死的世間,輪迴的世間,導師成為能救護,苦難的世間成為所救護。救護當中有三種的救護,當然細目一大堆,大原則來說,第一種的救護,就是在那個苦難的世界,想辦法創設佛的淨土,這是第一種。就像孔子禮運大同,就是在春秋的亂世裡面,想辦法建立大同的世界,這是第一種的救護。救護當中,這個比慈善的救護還要重要,為什麼呢?因為慈善的救護,頂多只是讓他飽足一頓飯,多穿一件衣服,避免飢寒交迫。但是他貧窮的本質還是沒改變,你除非創造大同的世界,大家豐衣足食,就不要你的救濟,看起來你沒有救濟他。其實你才是真正的救濟,所以為什麼辦政治,大政治家勝過大慈善家,就是這樣。因為大慈善家,他是不斷地提供物質,幫助人們,苦難的人們。可是大政治家,建立了這個大同的世界,大家反而都有飯吃,反而有衣服穿,有房屋住,有教育可學,反而不需要你的救助。而這個第一種的救護就是,在苦海中創造淨土。第二種的救護是創造淨土,接引苦難的人到淨土去,這是第二種的救護。比如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對苦難的有情,是怎麼救護的呢?就是到娑婆世界來,把娑婆世界苦難的有情,接到極樂世界去,這是第二種的救護。那第三種的救護是什麼呢?第三種的救護就比較迂迴了。有時候,比如說,當有情眾生造了惡業,佛菩薩只好忍痛地讓他下地獄,或者到三塗去受苦。這讓他在苦難當中,他才會回心轉意,有些人他必須經過這樣的過程,回心轉意,度他的機會才成熟。所以有一種是以,不救護的方式來救護。所以佛菩薩,他們有一個童話故事說,到底阿彌陀佛比較靈感好,還是比較不靈感好?有時候是比較不靈感比較好,為什麼?因為有情眾生,他得了便宜以後他就賣乖,享受了順緣以後他就退轉,或者是得到這些利益的時候,他就顯現貪婪。那時候反而是以不救護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救護。所以佛菩薩救護的本質是大慈悲,但是救護的本質是大智慧。所以各種的救護方式,是因人而異,體性是空的。
好,那我們來看這個「眾生悉見在其前」就是說有能力,將苦難的眾生顯現在前面。像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也是一樣,不論你在多遠的世界求救於他,觀音菩薩就猶如眼前,聽到求救的聲音這麼清楚。我們一般說量子力學裡面的,量子糾纏也是一樣,就當這兩個量子有關聯的時候,它們產生糾纏的這個力量的時候,不論把這個量子引開多遠的距離。哪怕是無窮遠的距離,其中一個量子的變化,就會影響另外一個量子的變化。就好像母子連心一樣,曾子在外面砍柴,母親這時候家裡面有客人,母親很緊張咬手指頭,曾子就心痛,回家。你看這個比電話速度還快,找人還不用手機撥通,萬一對方不接電話,你手機還接不了他。直接咬手指,對方的心靈直接感通,叫感應道交,感應道交的時候,眾生悉見在其前。
「能令諸趣皆清淨」能令諸趣皆清淨就是說,你是所救護,他是能救護,這時候眾生,能令諸趣皆清淨,這件事情才會發生。比如說孔子周遊列國,該國的國君是願意,以王道的思想來治國,而聽從孔子治國的理念。孔子這個人才團隊幫助到他,這個國家才成為所清淨,孔子成為能清淨。不是說佛菩薩出現了以後,就能清淨諸趣,諸趣就包括六道輪迴的某一道。或是某一道裡面的某一個環境,那都是因為該趣,是被救護的條件因緣成熟,所以讀佛經不要隨便妄讀。好像很容易的,很多條件是極其複雜,當他這個條件湊足以後,卻被我們看成是簡單的,容易的。所以人家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很容易的事情,其實是很多條件的組合,它才變得很容易。所以要對很容易生起的福報,很容易生起的安樂這件事情,要產生十二萬分的珍惜。暇滿的人生遇到佛的降臨,佛的正法住世,這些證果的這些聖人在世,這些在當時都很容易。但是都是百千萬劫的因緣,才有當時的很容易,就像蓮友子弟,是佛化家庭的蓮友子弟。他都覺得很容易,父母親學佛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他如果深觀,這個因果的觀察,那都是百千萬劫難得一遇的。好,所以以上是普德淨光主夜神,喜眼觀世主夜神,護世精氣主夜神的體悟。
從這些體悟當中能夠了解,他們這些體悟,雖然講的是原則,但所攝持的細膩,這個細目是非常的繁多。我們要很尊重他們的修學法,很尊重他們跟著釋迦牟尼佛,往昔生中行菩薩道的體悟。很隨喜他們,從這個面向看釋迦牟尼佛,很隨喜他們,以這種面向來見賢思齊,成就自己殊勝的見地。我們也樂於學習他們的長處,成為自己的能量,自己的增上。
迴向 : 來把這功德回向往生,回向佛果的圓成,回向天災人禍的止息,回向這些瘟疫,饑饉,刀兵,水災,火災,風災的止息對治。大家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稽首西方安養國,接引眾生大導師,弟子眾等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眾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