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佛學優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昇降排序
諸位學會的蓮友大德同修,以及有緣的善知識們。在這段疫情當中,我們沒有辦法聚會共修、研學,我們可以在線上互相交流,我們這個課程特別以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來作為緣起。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32課
稱揚讚德之三禪天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三十二集-稱掦讚德之三禪天

講前小言

諸位善知識,您好非常高興跟大家在視頻上見面,我們繼續要討論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因應冠狀病毒的横行,止息這些災變,人心向善。我們願意在經文、經義的學習,大家得到殊勝的法義造福慧的善業,止息這些災難。剛開始之前我們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及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 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的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上來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得到這些過去眷屬的擁護。他的數目多到你難以想像,在菩提樹下顯現殊勝的淨土,這些來擁護他的善友們有正覺世間主、有情世間主和器世間主,他們共同來讚歎釋迦牟尼佛功德難思,有的從對跟佛的學習當中得到殊勝的法義來讚歎佛,有的是在旁邊看佛,他用菩薩行的殊勝來讚歎佛,總而言之,有各種面相的讚歎,來表達釋迦牟尼佛的殊勝,使得這一期度化眾生是更具光彩、更燦爛、更輝煌,緣起就是在菩提樹下的大眾聚會,眼前是三禪天的天王,他們出來稱揚讚德。我們上次講到第八個天王,現在講第九個天王。

三禪天就是所謂的少淨天,無量淨天跟遍淨天。他們的形像是什麼?壽命什麼?他們的威勢什麼?以前都說過了。我們現在的第九個三禪天的天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三禪天,長行,經文:「樂思惟法變化天王,得入一切菩薩調伏行如虛空無邊無盡解脫門;」

「樂思惟法變化天王」,他得到什麼殊勝的成就?叫做「得入一切菩薩調伏行如虛空無邊無盡解脫門」,菩薩調伏行,調伏自己,調伏他人,調伏各類的有情。這各類的有情是剛强難化的,或者是心思混亂的,或者是志向薄弱的,或者是心思很邪門的,或是善力提起又退轉的,很多反正形像,這些一切的調伏行如虛空無邊,這個虛空無邊無盡。

無盡分兩方面。第一,一一的調伏行體性都了不可得像虛空。第二,這些法像虛空一樣無盡,就是説他太多太多了,看不完就像虛空這樣看不完,太多了,多到你難以想像。就像常啼菩薩的老師,曇無竭三藏就有六阿僧祇的三昧,六阿僧祇。阿僧祇是一個非常大的數目,有這麼多的三昩,這麼多的陀羅尼多到你難以想像,就這調伏行多到你難以想像的。

所以為什麼古代的叢林裡面,他可以聚眾這麼多人,就是這個方丈大德,他有各種的調伏行。他才有辦法攝住這麼多的眾生,有的眾生是能力很強的。你能力没有比他更强,你調伏不了他的。有的是口才便給的,有的是慧辯很強的,有的是博覽群書的,有的是過目不忘的,你要怎麼調伏他?你要怎麼攝受他?你說人才團隊很重要,問題是人才怎麼可能成為團隊?人才最不可能成為團隊的就是人才。往往這些不講名聞名利養的這些人才最難和合。小人還很容易和合,只要你出得起錢,出得起這些利益,這些人都會聚會聚合了。這個為了世俗的錢財都日夜的打拼。你説要為了利益有情的事業,要聚會這些不要名,不要利的人才,你聚不來。

除非你的廣大的方便,你各種的調伏,各種的能耐,讓他非常的佩服你,他才願意跟著你走。所以你只要看到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你都要很佩服阿彌陀佛他有多少的調伏行。讓這些大菩薩,讓這些眷屬諸上善人,願意在淨土裡面教化群蒙共同莊嚴淨土。這談何容易所以有情眾生在這個環境下,要有那個珍惜的感覺要生起那個很幸福的感覺。過去我在台中聽課的時候,雪公老師他能夠凝聚這些善人來共造善業,共組團隊共莊嚴道埸,這有多麼的難得。在裡面像個大家庭的和樂,可是我們身在其中也不知道福氣。這是我們很可惜的地方。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三禪天,長行,經文:「變化幢天王,得觀眾生無量煩惱普悲智解脫門;」

第十個叫做「變化幢天王,得觀眾生無量煩惱普悲智解脫門」:這個變化幢天王得觀眾生,眾生是什麼?無量煩惱為什麼煩惱是無量。釋迦牟尼佛的四弘誓願叫做「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煩惱為什麼是無量?因為煩惱都是待境而起境界的千變萬化。所以他的煩惱也各種的不同,有的煩惱是等流,有的煩惱是分位,什麼叫等流?就是像細菌變種一樣。那這個不斷地變化的不斷地變種,你今天要調伏這個煩惱,明天他變種成另外一個煩惱,後天你要調伏那個煩惱的時候,他大後天又變種成另外一個煩惱。這不勝其防的老的時候年老的有老的煩惱。年輕的時候有年輕的體力也有年輕人的煩惱,名種不同。那這些無量的煩惱都要靠普悲智。普悲智就是普遍的悲心跟智慧,普就是對每個有情都是這樣的悲心這叫普。還有普就是說他的各類的煩惱,我都能夠觀察到幫忙到,以及很多幫他從煩惱中解脫的方便。這裡面悲要普悲,智也要普智,所以要學的東西有多少?難怪叫做法門無量誓願學。

解脫門就是幫助有情解脫,菩薩自己也得到殊勝的解脫,什麼叫做得到殊勝的解脫?就是菩薩在世俗上各種的境界的。你看古今的世界都不一樣,風俗不一樣,環境不一樣,人心不一樣,發展不一樣,物質文明不一樣。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解脫,什麼叫解脫?就是活得好好的,不被他們所繋縛,而且能夠看懂他們這很難的。

以上是變化幢天王,他跟佛無量劫的共學得到這種能力,得觀,觀就是說他有這種觀察力。而且這種觀察力是一種有殊勝的知識背景做觀察,懂得各種方便幫助他脫困的觀察,不是像我們一般觀察出來也毫無用途,沒有解決的能力,沒有解決的方便,沒有解決的做法。所以那個得觀,菩薩的觀跟我們有情的觀是不一樣的。我們就算觀出來又怎麼樣?比如說國家,觀出來國家或是天下混亂。我們又怎麼樣,沒有用?這裡面牽涉到你的願力,你的能力,你的方便,你長時間的努力。好!以上是第十個三禪天的天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三禪天,長行,經文:「星宿音妙莊嚴天王,得放光現佛三輪攝化解脫門。」

第十一個三禪天的天王是叫做「星宿音妙莊嚴天王」:他得到什麼法門呢?叫做「得放光現佛三輪攝化解脫門」

他能夠放光顯示佛的三輪攝化,意思就是說佛用身輪在教化有情,用語輪教化有情,用意輪教化有情,通通被星宿音妙莊嚴天王看懂,他真的是佛的知音。身輪攝化有情,佛的身輪攝化有情,種種的方便。比如說示現比丘的攝化有情,示現宰官,居士,婆羅門,攝化有情。示現魔攝化有情,示現鬼攝化有情,示現妓女攝化有情。這些佛的身輪還有佛的口輪。口輪裡面還包括說種種的世俗法攝化有情,說種種的這些利益有情的方便攝受有情,說種種修學空性的法來攝受有情。

星宿音妙莊嚴天王通通看懂。還有意,意就是說他用這一個方法後面的心是什麼心?他的動機是什麼?他的遠見是什麼?他的知識背景是什麼?他前後關聯的想法是什麼?通通被星宿音妙莊嚴天王看懂。這是太難得了,真的,這叫做知音難尋。所以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叫做待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就是侍奉千億佛,非常多非常多的佛。然後來學習他們各種度化眾生的方便。所以變成面面俱到的觀世音,千手千眼的觀世音。像這一次故宫的西藏展裡面的大白傘蓋佛母,不但是千手千眼。他是連頭都是一千個頭,面面俱到到這種程度。一千個頭把各類各方向切割的小細微都看得懂。然後手,千手裡面每一隻手都有眼睛。換句話說都是長眼睛的手都是能夠面面俱到,事情各方面看懂的眼力。以及做下去的時候善巧方便的手跟口,這太難了。

好!以上就是星宿音妙莊嚴天王對佛的讚歎,意思就是說這種能力都是跟你共學而有的。都是成為你的弟子,成為你的眷屬成為你的法侶,而有的這樣的能力。今天你成佛了我誠心誠意地來擁護你,因為這些能力的獲得都來自於你。好!以上是三禪天的天王們,總共有十一個,出來稱揚讚歎佛德。那後面呢?「清淨慧名稱天王」:就以他一個人來做代表,以偈頌的方式來複習,連他共十一個天王,前面所說的這些法語。這個偈頌是非常重要的。偈頌少文攝多義,也方便記憶,也方便後來沒聽到的人。以偈頌的方式來把前面沒聽的補起來。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三禪天,偈頌,經文:「爾時,清淨慧名稱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眾而說頌言:」

那我們來看這個偈頌叫做「爾時」:就是這十一個天王說完以後的這個時候呢!「清淨慧名稱天王,承佛威力」

什麼叫承佛威力?今天現埸大家會聽你講話。那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埸,這叫做承佛威力。舉例來說過去雪公老師生病的時候他會請蓮社的老師上台上課。比如說請周老師上課,雪公老師在台下聽。結果聽眾滿滿滿滿滿滿,你不要以為那是周老師上台大家來聽,不是!是因為雪公老師在下面聽課,大家不敢不來喔!這就是承佛威力,承佛威力是這樣。在場的無量無邊你想像不到的這些大善知識們,都乖乖的聽三禪天王講話誰說的?那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場。所以你不要小看這些大善知識的威力。像這次的西藏展,那個宗喀巴大師,他是格魯派黄教的創始人。最後比如說在大願法會的時候在大昭寺。那些上台辨經的下面一大堆人都在聽,為什麽下面一大堆人都在聽呢?因為宗喀巴大師坐在上面,大家都會來聽,這就是承佛威力。所以你不要小看那些大善知識的功德實在太殊勝了。

「普觀一切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的天眾而說頌言」:下面就有十一個偈頌來複習前面的長行文。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三禪天,偈頌,經文:「了知法性無礙者,普現十方無量剎,說佛境界不思議,令眾同歸解脫海。」

首先複習的是「清淨慧名稱天王」他怎麼複習呢?他的偈頌是課本的二十六頁叫做「了知法性無礙者,普現十方無量剎說佛境界的不思議,令眾同歸解脫海」,這個太棒了!所以了知法性無礙,法性沒有障礙,法性為什麼沒有障礙呢?法的體性是空性,空性是了不可得,當然是沒有障礙,這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是了知法性無礙,就是說,因為是空性。所以你只要條件具足,他就可以顯現。那你就是一個能顯現者,它就是一個所顯現者。舉例來說,你過去布施心意的圓滿,加上你眼前跟人家的結善緣,還有你廣大的知識背景。你的個性是很調和,你願意發揚正法,你請求諸佛菩薩加被。在這個條件具足下很容易把福報就生起來很容易。

所以發財說難也很難,說容易也很容易,叫做法性無礙者法性為什麼無礙呢?叫做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你有這個,你觀待這個你必定起那個。你沒有這個你觀待沒有這個必定沒有那個,這個叫做法性無礙。所以極樂世界到底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懂不懂法性無礙。懂得法性無礙,信願行三資糧齊備,往生如操左券,一定贏,一定會成。所以叫做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這就是淨土法門。

普現十方無量剎,當然可以普現,你的願力讓他現。你的智慧讓他現,你求佛菩薩加被讓它現。還有想要利樂有情的心態來顯現佛淨土,做為有情的皈依處,你當然可以讓它現。所以維摩詰居士招待釋迦牟尼佛這些阿羅漢們進入丈室,為了讓他們對諸佛產生信心。對釋迦牟尼佛產生不可思議的信仰的時候,當然可以籍著他的願力,藉著他的陀羅尼藉著他的殊勝的神變的力量。讓他在丈室裡面顯現香積國的佛國土,顯現阿閦鞞佛的佛國土有什麼不可以呢?

這叫做普現十方無量剎,說佛境界不思議,那他現這個十方方無量剎就不可說不可說的佛的淨土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說佛境界的不思議,就是從佛的淨土裡面告訴你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從香積佛的佛國土現來說香積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從阿閦鞞佛佛國土的世界顯現來說阿閦鞞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為了這些的目的,而有這些條件的具足,這些佛剎土就成為所顯現,你就成為能顯現。所以有很多佛教的神變說來也很神奇。但是你只要知道法性無礙,就知道他的顯現的道理。令眾同歸解脫海,顯現這個的目的是什麼?大眾同歸解脫海,什麼叫做同歸解脫海?就對這個淨土產生殊勝的嚮往,對佛產生殊勝的這個羡慕。這就可以幫助你得到解脫。這個幫助解脫最殊勝是什麼呢?

叫做「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果地覺為因地心就是把佛果當成你的渴望境。眼前做所有的事情都跟成佛有關,這是最殊勝的解脫方法。好!以上是清淨慧名稱天王,以偈頌的方式來複習前面的長行。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三禪天,偈頌,經文:「如來處世無所依,譬如光影現眾國,法性究竟無生起,此勝見王所入門。」

用第二個偈頌來複習最勝見天王的長行文,他的偈頌是「如來處世無所依,譬如光影現眾國,法性究竟無生起,此勝見王所入門」

他說你所入的門就是這個如來處世無所依,所以我們一般說佛是無依道人,什麼叫無依道人?就是不必依靠善知識,不必依靠諸佛的加被,就任運的生起破煩惱障,破所知障的空性智慧。並且依空性的智慧,入世俗的時候,一切世俗成為所知,他成為能知。這無依就不必依靠,雪公老師在華嚴經的時候也勉勵我們大家做無依道人。我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來報告這個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因為它可以讓我回想以前我在台中聽雪廬老人從第八迴向,講華嚴經從第八迴向講到第十迴向的那個場景。沒有前面的這個簡單的基礎,沒有深入學習的能力,連皮毛的能力都生不起。

如來處世無所依,這種讓他生起智慧不必依靠的這個能力。在他成佛的時候生起來了,就像獨覺不必依靠諸佛的加被,就在無佛的世界可以生起解脫的證量。所以獨覺也是某一種的無依道人,但是佛的無依才是究竟的無依。

譬如光影現眾國,而他的能力,有能力放智慧光,顯現諸佛的淨土為什麼?就是一切諸佛的淨土成為所知,他成為能知而且佛是有能力成為能顯現。十方諸佛的淨土成為所顯現,所以他可以說淨土法門。而且說淨土法門是在他的現量下說的。這很了不起的,佛在說三世的時候都是現量來說三世,過去顯現在眼前的過去,未來顯現在眼前的未來。當下顯現現在的當下,那個就不必依靠的,而他可以籍著顯現諸佛國土來說淨土法門。就像他為韋提希夫人來宣說淨土法門的時候,就是顯現十方的淨土。讓韋提希夫人去做抉擇觀無量壽經。前面開場白就是這樣說的。

法性究竟無生起,法性就是空性,空性就了不可得所以它沒有可生的法性。法性了不可得所以無生起。那無生起表示說沒有實有性,只有觀待性,只有能所的觀待性。所以佛是一個有能力生起的能生者,十方淨土是成為所生者。那我們是一個無力的能生者。因為我們沒有願力,沒有陀羅尼沒有神變,沒有智慧,沒有方便。沒有這些諸佛菩薩的加被,我們不能成為能顯現。十方的淨土就不能成為所顯現。所以法性就是這樣有做才有,沒做就沒有,如是因才有如是果。

好!以上是第二個就是最勝見王,就重到佛的能顯現的所顯現。你看你知道佛的能顯現是這樣的能顯現的時候,你當然可以學習佛是怎麼成為能顯現。就像說佛告訴我們淨土法門的修學法。我們按照佛的方式來修或者在臨命終是成為能顯現。極樂世界成為所顯現或者在定中你成為能顯現。極樂淨土成為所顯現或者在日用平常中,你成為能顯現。十方淨土或者極樂世界成為所顯現,這叫做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其實這很多的修學法,你只要懂得原來那個壇城的修學法也是這樣講的。好!以上是第二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三禪天,偈頌,經文:「無量劫海修方便,普淨十方諸國土,法界如如常不動,寂靜德天之所悟。」

第三個在複習的是「寂靜德天王」:他的內涵是什麼叫做「無量劫海修方便,普淨十方諸國土,法界如如常不動,寂靜德天之所悟」

寂靜德天王他悟的是什麼?無量劫海修方便,你看劫像海一樣看不到邊。換句話他用的劫數是你想像不到的劫,他來修方便可見那個方便法多到你難以想像。所以那個叫法門無量誓願學,各種的知識背景都是你要具足的。你才有辦法真正的入世,可是入世當中,你要有大悲心,菩提心,空性的智慧攝持。你又不是像他們一樣走入死胡同,這難真的!

普淨十方諸國土,你能夠在十方的諸佛國土普淨,什麼叫普淨?就是沒有佛法的地方,來生起佛法,有佛法衰敗的地方你讓他延續。然後佛法延續的地方你讓它發揚光大,你就靠著你各種的陀羅尼。所以我們現在也是面臨到佛法越來越沒落。年輕人越來越不學,世俗人越來越陌生,對佛法越來越陌生。這個時候要不要應用善巧方便來普淨釋迦牟尼佛的佛國土?我們這個時候也是要用世俗的方便,來宣揚佛法的義理。讓他們能夠從世俗的內涵當中進入經學的意趣。而這些你同時知道的各種動相。

法界如如常不動,就是法性不是緣起的緣起法,緣起法是動相。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他是一種動相。法界就是法性是不動相,就法性是空性。所以沒有這緣起的動相,而這些你同時知道各種的動相。而這些你同時知道的各種動相。你同時知道法性不動,他的意思是什麼?這些的種種動態的緣起法,其實都是體性了不可得的緣起法。因為體性都是了不可得,所以都是條件組合而有,所以你只要條件的組合。再加上有情認知的名言,你就可以把各種度化他的方便通通生起來。在沙漠中變成綠洲,在無知中都變成正知,在末法中都變成正法。

第四句叫做寂靜德天之所悟,寂靜德天就是寂靜德天王他悟入什麼呢?他悟入就是釋迦牟尼佛過去他所修學的方便是你難以想像,意思就是說他每一生,每一劫,他都是一個好學者。

像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一種好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某者也,未耆如某之好學也,這種每一生都是好學,終身學習。所以每一生都修學廣大的方便。這種廣大的方便什麼?破迷起悟的方便,離苦得樂的方便。這個解黏去縛的方便,從世俗各種障難中脫困的方便,廣大的知識背景,培養眾生各種的能力。然後引入佛門得到殊勝的成就。

寂靜德天王看到了佛這樣的示現,而這樣的示現裡面也是他學的。所以他也學成一生的本領。這些正好都回應著體性空寂,因為體性空寂。所以什麼樣的可能都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都可以發生。你想像不到的命運都可以經營,不在你的天命都可以成為你的天命。孔子叫做五十而知天命。那以上就是寂靜德天他所體悟的,來眼前來這個讚歎佛德,你就是這樣成就的人。我也是跟隨你學習到這些內涵的,我有你的精神感召。我有你的好學的攝受我,我也成為好學者。你具足的方便我也全部具足。你成就的陀羅尼,我也全部成就,所以眼前特別誠誠懇懇衷心悅服的來擁護。

以上就是清淨慧名稱天王以偈頌的方式來複習,清淨慧名稱天王,最勝見天王,寂靜德天王,他們前面的讚歎內涵。那我們今天的華嚴課程就到這裡。

結言與回向

好!以上是今天的華嚴內涵。那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迴向來圓滿今天的課程。

上來這些天王們的內涵都是一個他們宿世學習的原則。他們當然細目非常多,難以想像。但原則如此,我們非常感佩這些天王,在這個榮華富貴的享受當中。他們默默的還保留了這種證量跟覺受,而且他們知道他們的中心思想,他們以天的威勢來擁護釋迦牟尼佛,這才是真正最殊勝的天王。不像一般的天王在天福享盡以後,墮落地獄反而是三世佛冤。也希望我們有志於去利益有情的人得到榮華富貴。都不會被榮華富貴所迷惑,這才是真正厲害的修學者,把這功德迴向往生,迴向佛果的圓成,迴向冠狀病毒一切瘟疫天災人禍,乃至於水災,旱災的這些障難止息,人心向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法輪常轉。

大家生入聖賢之域,没歸極樂之邦,稽首西方安養國,接引眾生大導師,弟子眾等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好!謝謝大家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