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佛學優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昇降排序
諸位學會的蓮友大德同修,以及有緣的善知識們。在這段疫情當中,我們沒有辦法聚會共修、研學,我們可以在線上互相交流,我們這個課程特別以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來作為緣起。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27課
稱揚讚德之大自在天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二十七集-稱揚讚德之大自在天

講前小言

諸位善知識大家好,非常高興用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大家來結善緣。為了遍滿虚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講座,惟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讓我們對所修學的佛法能有殊勝的了解,自行化他,來莊嚴娑婆世界,止息內障外障。在開始之前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及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的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的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總共有十段,眼前在第七個就是這些三類的眾生,正覺世間主,器世間主,有情世間主,來擁護釋迦牟尼佛,並且稱揚讚歎釋迦牟尼佛的功德,首先由色究竟天的天王,有這十個分別來讚歎,他們的讚歎是蠻有意思的,就根據他們的所證來讚歎佛,就說我們這些的內涵都是你給我們的,我用我成就的內涵來讚歎你,這是所有的讚歎裡面最殊勝的讚歎,為什麼?一般來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我們把三千大千世界的飲食,衣服,醫藥,臥具,金銀財寶,種種的美妙莊嚴來供養佛,都不如你從佛那裡得到殊勝的體悟,以此來供養佛。

所以對孔子最好的供養,最完美的供養就是顏回,颜回就是一個法供養。好!這十個天王,先從色究竟天,一個色究竟天的天王,統領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其數無量的色究竟天王就是無量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統領,大皇帝,來讚歎釋迦牟尼佛,過去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現在已經掌管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有能力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以帝王的身份來弘揚正法,這個恩德都是來自於釋迦牟尼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時候,一起來擁護釋迦牟尼佛,希望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因緣能夠普利人天,這十個天王長行文說完,長行文就說完他們所得的法門以後,後面是以偈頌來讚歎,這個先有他說的儀式,第二個有正頌。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說儀,經文:「爾時,妙焰海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自在天眾而說頌言:」

「說的儀式」,當中的就是「爾時」,就是長行文說完的時候,「妙焰海天王」,第一個天王,「承佛威力」,意思就是佛暗示他要出來,「普觀一切自在天眾而說頌言。一切自在天眾,指色究竟天的天王。而說頌言,當然這也包括所有來的這些天王,以偈頌的方式來復習。

我們前面說到偈頌,有伽陀,伽陀就是單獨的頌文,像入行論就是單獨的頌文,中論就單獨的頌文,你看那個入行論,通通是偈頌,或者是有人把它翻譯成五個字一句,或者有的翻譯成七個字一句,或者有翻譯成九個字一句,龍樹菩薩的中論也是以偈頌的方式呈現,那個叫做伽陀,此處不是伽陀,此處是重頌,就重新去復習,重新去復習,有三個含義,第一個含義是,前面沒來的,後面來聽到重頌,這就是一個復習,第二個是少文攝多義,像我們中國的唐詩,就是少文攝多義,第三個是容易記前面的義理,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後面就是重頌的方式來複習方便記憶。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佛身普徧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寂滅無性不可取,為救世間而出現。」

這時候第二個叫做「正頌」。第一個重頌是妙焰海大自在天,我用第一個偈頌來復習我剛才對佛的供養,對佛的讚歎,我用我自己的體悟來表達對佛的讚歎叫做佛身普徧諸大會,那個就像天上有月亮,地上只要有水,天上的月亮都能映現叫做普徧諸大會,哪裡需要佛去開演教法,佛就在那裡開演教法叫做佛身普徧错大會,這是他應化身的能力,哪裡都可以去。

充滿法界無窮盡,可以變化到你想像不到的多,可是寂滅無性不可取他的體性是究竟寂滅,就是根本沒有體性,你要取那個體性根本取不到,為什麼?因為沒有所度,他不能成為能度,意思就是說,眾生根本不想被佛所攝受,佛也無從去攝受他們,就好像很多我們這個畜生的世界,地獄的世界,餓鬼的世界,這些有情的心是非常的心是非常的惡劣,非常的壞,這些心是很兇險的,在一片打殺叫喊,乃至這些種種的爾虞我詐的憒鬧聲當中,佛就不能成為能顯現,他們也不能成為所顯現,所以寂滅無性不可取,都是觀待有情的需要才能顯現的。

為救世間而出現,都是為了救世間,可是救世間當中,也有能救所救跟救,能救的是佛所救的是世間,中間還有救,就是你要怎麼救?但是對方不成為所救,你也不能成為能救,就好像富貴的人在那裏淫欲奢靡,朱門酒肉臭,滿耳笙歌不聽君,就滿的耳朵都是那個淫欲的音樂的時候,酒池肉林美色,哪裡是所度,你哪裡是能度,所以為救世間還得世間是肯伸手被佛救,那都是因緣,所以為什麼說,佛出世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是優曇花,如優曇花三千年才一現,這麼稀有難得,這以上就是第一個。

妙焰海大自在天王的體悟,就是佛的能力雖然很強,什麼都可以到,但是也要有讓他生起的條件,好!這裡面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也得創造一個什麼都可以發揮的地方,我們的能力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發揮,這第一個,第二個,我們要創造一些環境讓佛可以來發揮,發揮他的能力,發揮他的作用,所以為什麼那個普賢十大願裡面,請轉法輪是很重要的。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如來法王出世間,能然照世妙法燈,境界無邊亦無盡,此自在名之所證。」

第二個偈頌叫做「如來法王出世間,能然照世妙法燈,境界無邊亦無盡,此自在名之所證」。就是複習自在名稱天王的所證,他用這個偈頌來複習他剛才所講,這就妙焰焰海大自在天王,聽了其他同伴所講的,他用偈頌來表達,我對你講的了解,那真是很厲害的聽課的人了,很厲害,不像我們聽完課全部忘光,或者還要有一些錄音,回去再整理才知道,講的人在說什麼!

第二個叫如來法王出世間,如來就是法王,就是於法自在,王就是很自在的意思,意思就是佛要講什麼法的時候,信手拈來都是,孟子也講說,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源,你如果學得夠深入的時候,左右逢源,什麼都可以講!就從種子生笛芽來講緣起法,來講空性,就從這個風吹來吹去來講風氣,來講大菩薩的法音宣流都可以的。

能然照世妙法燈,它是一個能照世間的燈,這個燈就像太陽照這個世間一樣,而且這個世間燈,你要配著前面的長行文說的,是說他對這個世間很了解的照,意思是說你世間的東西他也學,你一定要後面的偈頌配前面,否則那個講的跟前面無關,就說如來到這個世間,世間的事情他都懂,他不是來推銷他的東西,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不是!我也懂你,你在學什麼我都懂,然後我講的東西正好你也懂,你需要的,而且你也知道說原來我懂你的領域,這叫做能然照世妙法燈,我是通達你,所以佛經為什麼叫做契經,契理契機,契機就是我懂你,所以我講的東西你容易接受,像我們要跟兒童來講正法的時候,你還要懂兒童心理學,你也要懂得要怎麼去講他才接受,不是簡單的,你不能一上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些小朋友全部都睡著了。

再來境界無邊亦無盡沒有錯,境界無邊就是說你面對的境界實在是千奇百怪,是各類復雜,你都能夠善巧的運用他們的了解,而輸入法義給他們了解,他們的知識背景,他們的出生,他們的習慣,他們的風氣,你都了解,再來講你的法義,才能輸入他的心田中,這就是複習第二個前面自在名稱光天王,所以為什麼說叫活到老學到老,法門無量誓願學極不簡單。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佛不思議離分別,了相十方無所有,為世廣開淨道,如是淨眼能觀見。」

複習前面第三個叫做「清淨功德眼天王」,他怎麼複習呢!叫做「佛不思議離分別,了相十方無所有,為世廣開淨道,如是淨眼能觀見」如是淨眼能觀見,就是指清淨功德眼,他能觀見,意思是說這個人有這個體悟、這個觀察力,這個人證悟什麼呢?

佛不思議離分別,分別特別在法性上,你看對前面說,不思議離分別,離分別就是說能分別跟所分別以及中間的分別都是觀待的,自性所成的能分別,自性所成的所分別,自性所成的中間分別的一粒微塵都沒有,好!我說能分別,舉例來說我們再研究舉例來說研究室內裝潢好了,我們是能分別,這個所分別的是我要在我這個房子是屬於什麼樣的房子呢?是屬於會議的呢?辦公的呢?臥室的呢?客廳的呢?我必須要分別所分別,中間的分別就是說,我要怎麼擺設讓他成為好的辦公廳,怎麼擺設讓他成為好的會議廳?怎麼擺設讓他成為美好的會客廳或者是臥房,中間的分別,你要用什麼材質?用什麼器具?用什麼燈照?像大飯店的擺設一樣,每一個房間的擺設都不一樣,客廳的擺設也不一樣,會議廳的擺設也不一樣,教室的擺設也不一樣,但是這些分別的體性都沒有的,都是觀待的顯現。

了相十方無所有,通逹自性所成的相,十方連一粒微塵和看不到。

為世廣開清淨道,為世間廣開般若,但是是籍著緣起法來顯示般若,緣起就是他道達空性的正因,為著科技人,講科技來,講科技來說空性,你看!為著人類學,為著歷史學,來講人類,講歷史,來從人類歷史裡面去通達空性。

如是淨眼能觀見,這就是清淨功德眼天王能看見佛有這樣的弘揚正法,他也知道弘揚正法,必須要這樣的弘揚,他有這樣的體悟,有這樣的學習,有這樣的願力。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如來智慧無邊際,一切世間莫能測,永滅眾生癡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

大慧就是指第四個天王叫做「可愛樂大慧天王」,入此深安住就是入了佛這個法義,深!很深的安住,像顏回就是入了性舉天道,很深的安住,所以他是孔門裡面最殊勝的傳承,大慧入了什麼呢?

如來智慧無邊際,就是如來你看不到邊的,那個智慧你想像不來的,初地來看二地,想像不來他為什麼有這種思維,二地看三地也是一樣,無法想像他怎麼有這種能耐,通達世間。每一地對每一地就好像地上看天上一樣。

到佛的時候就是一切世間莫能測,甚深的緣起,世間不了解,因為我們一般世間人對空間太遠,他不知道對時間太久了他也難觀察,對於業太微細的,他也難可了知,佛對空間很遠的,他他也可以說得出來,時間很久的,他也可以現量親證,業太微細的時候,也可以顯現的很清楚,所以一切世間莫能測,都想像不出來,測不出,佛智到底有多深,到底有多廣,太不可思議了。

永滅眾生癡暗心,這個永滅眾生癡暗心要配著前面說,就是佛的智慧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有能力,眾生的癡暗都能夠破,換句話說以燈來照暗室,讓這個暗室變亮,可是你要知道,有些眾生的癡暗是頑固不靈,是廁所裡面的石頭是又臭又硬,你要度他真不簡單,慳貪的人,你要把癡暗的心改變,變成樂善好施,你看有多難,他要多麼的佩服你,而且你講的,他心服口服,還要帶著他去成長,他才慢慢改變,沒有你想像這麼簡單,造惡的有情眾生。

你看孔子要度柳下惠的哥哥盗跖,那個有一段孔子,那是傳說的,那個很好笑的,你講他都不聽,他甚至是要殺你的,他怎麼改變他的癡暗心?還有你對那個名聞利養,非常熱哀的小人,你避之唯恐不及,你還度他,像孔子碰到楊虎的時候,還敷衍了事,趕快離開,你怎麼去度那個眾生的癡暗心,你的方便法一定要多,多到讓他難以想像要狠,你比他更狠,要兇你比他更兇,然後再把他轉過來都很難的,這種陀羅尼多到你難以想像這第四個,他在佛的旁邊看著跟著佛成長,最得得到這種體悟,打從心裡面由哀的佩服佛,來對佛作最徹底,最究竟的擁護。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如來功德不思議,眾生見者煩惱滅,普使世間獲安樂,不動自在天能見。」

他讚歎第五個「不動光自在天王」:他的體悟我用這個偈頌來說。

如來功德不思議,像華嚴經裡面讚歎叫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虚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剎塵心念可數知就是眾生所有的心思在想什麼?你通通可以知道,極不簡單什麼兒童心理學,老人心理學,集中營心理學,富貴心理學,貧窮心理學,長期被虐待的心理學,你都能知道嗎?

眾生見者煩惱滅,對這樣的人你才有辦法度他,你是這樣通達的,你才有辦法度他,你度他讓他心裡面的疑慮,讓他心裡面的陰影,讓你心裡面的黑暗,讓他心裡面的剛愎,讓他心裡面的閉鎖,他都願意改變,這叫做眾生見者煩惱滅。

普使世問獲安樂,他的那些心態轉變,他才有快樂的日子,他心態不轉變,長期在那個陰影,他怎麼會快樂,他得打破那個陰影,走出來他才快樂,所以普使世間獲安樂,這多難,真的!

不動自在天能見,這是不動光自在天王,他看到佛可以給眾生無邊的安樂,到這一種程度,不簡單!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還包括那個妓女要來學佛,你看那個妓女帶了多少的惡習氣,她要來學佛,釋迦牟尼佛都有辦法度她,你看那個黑社會打滾出來的時候,那個心思是你難以想像,你怎麼度得了他!你竟然是在什麼?你竟然像牧羊人站在高上看羊群,這麼清楚地看他他走哪裡。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眾生癡暗常迷覆,如來為說寂静法,是則照世智慧燈,妙眼能知此方便。」

第六個讚歎「妙莊嚴眼天王」。眾生癡暗常迷覆,意思就是說輪迴太久了,執著太深了,顛倒的心太嚴重了,愛戀世間的心太強了,你根本動彈不了他。

如來為說寂静法,讓他躁動的心安静下來,你看多難,還有這種讓他的心安静下來,除了修對治法以外,還有讓他在這個世間裡面,慢慢的讓他了解這個世間,開朗起來了還有呢?就是你很有誠意的帶他在正法裡面一步一步的體悟,最後走入空性,這過程要多長?要用多少的善巧方便?要用多少的陀羅尼?

是則照世智慧燈,這才是真正世間的照世的智慧燈,原來照世的智慧燈是這樣照的,不是我們看得這麼輕鬆簡單的,你看地藏經裡面說,南閻浮提眾生剛强難化,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意思是說壞的容易想起來,好的想不起來,報恩的容易忘記,報怨的十年後都忘不了,你看這樣的人你要怎麼度?顛倒得很,講完了以後,他又回到原點,昨天好好的今天就變樣了,明明前面說好的,後面又不肯了,一大堆問題的,這些都是要靠你的陀羅尼,靠你的善巧方便,靠你的能力,靠你的攝眾,靠你的團隊,靠你的時間,靠你的願力,靠你的忍辱,這樣弄出來,所以為什麼佛菩薩的功德眾生難以想像,因為他積功累德是這樣積上來的,你怎麼是他的對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如來清淨妙色身,普現十方無有比,此身無性無依處,善思惟天所觀察。」

就是讚歎第七個:「善思惟光明天王」他的體悟是什麼。

如來清淨妙色身,那個清淨妙色身,你也可以說是報身,也可以說是應化身。

普現十方無有比,就是能夠應化到十方,而且那個是無有比,你比不上他的,叫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像阿難見釋迦牟尼佛,他願意出家,為什麼?因為那個清淨的相貌,如出水的芙蓉,這一種的氣質這種風雅,這種相貌,這種談吐,這種態度,這種眼神,這種胸懷,這種臉色,這世間根本看不到,他以他願意出家,願意跟著佛走,詳情請看楞嚴經,阿難尊者對佛的表白。

此身無性無依處,無性就是他沒有體性的,他是觀待過去的善業,觀待過去的願力,觀待累劫的修學,觀待長時間的菩薩道,觀待他無盡地履行佛行事業,那種此身無性是觀待性的顯現,沒有體性的,沒有這些的觀待性,他不能顯現這麼殊勝的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八萬四千相,無量隨形好是顯現不來,無所依,怎麼會無所依呢?這些顯現如來的相貌,那些功德都是他的所依,釋迦牟尼佛的相是能依,怎麼會無所依呢?你要知道沒有這些功德成為所依,這些相貌也沒有能依處,所以能依所依,還有中間那個依,中間那個怎麼依呢?比如說多少的善,才成就釋迦牟尼佛的眉毛,多少的善才成就胸中的卍字,多少的善才成就手上那一根毛,多少的善才成就那個白毫,多少的善才成就那個紺目,多少的善才成就那個髮螺髪髻,沒有所依,哪有那些能依,沒有所依,哪有那些能依,所以每一個相,佛都可以講清楚他是怎麼上來的,而是依這些善才才有這些氣象。

這就是善思惟光明天所觀察,意思是說佛在這樣的因緣上,原來度眾生還要講究這些因緣,講究這些條件,攝眾原來還包括你的談吐,你的威儀,你的形象,你的膚色,你的表現,你的臉相,你的身相,這不簡單,你看我們以前那個將領,那個有些領導作戰,除了他的能力以外,他站出來就像一個將軍一樣,像諸葛亮就是這種人,指揮若定失蕭曹,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你看那個空城退敵的時候,司馬懿大軍壓境,還瀟灑自若,那種氣象,那個不只是你的能力,你還要有這種表現,這些都要相互的配合才可以的。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如來音聲無限礙,堪受化者靡不聞,而佛寂然恒不動,此樂智天之解脱。」

樂智天就是講「可愛樂大智天王」,他的解脫,意思說他的學習,就在這裡學習得到,佛的解脫處就是他的解脫處,他怎麼看到佛厲害的地方呢?

叫做如來音聲無限礙,以前目連尊者為了考驗釋迦牟尼佛到底聲音可以傳多遠,飛了無量的百千億的世界到光明佛的世界,還聽到佛聲到那裡,結果光明佛那裡的世界的一個比丘,就從缽上面抓一隻小蟲,他說我們這個國家不是沒有三惡道嗎?光明佛說是那怎麼會有這一隻蟲?他說不是,這是目連尊者,目連尊者為了考驗他的老師釋迦牟尼佛的聲音是不是無遠弗屆叫目連尊者示現神通,大家不可以小看這隻蟲,然後這時候要請目連尊者回去,目連尊者已經回不去了,原來他到這個世界來也是佛的神力讓他來,阿羅漢的神力已經沒有辦法回到娑婆世界,所以還要向釋迦牟尼佛頂禮懺悔,光明佛跟釋迦牟尼佛才運用神力讓他回去。

如來音聲無限礙,如來的聲音是沒有障礙的,那不但沒有障礙第一個叫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語言上沒障礙,第二個叫做隨意各得解,義理上沒障礙,第三個是隨遠近沒有障礙。

堪受化者靡不聞,堪於被度化的人都可以聽到,你知道登地菩薩入法流三摩地的時候,就直接可以顯現佛的色相,佛的聲音為他說法,所以他們能夠在無佛的世界來弘掦正法的理由就在這裡。

而佛寂然恆不動,佛寂然恆不動是什麼?我知道這些聲音也都是觀待有情,如果有情有這些聽法的障礙,包括他過去的謗法,他是混亂的心理,躁動的心理,憒鬧的心理是一個煩惱的心理,當然佛音是沒有辦法被他的耳根所聞,也沒辦法輸入到他的心裡面,所以佛的聲音成為所聞,他成為能聞,中間聽了什麼?這些都是觀待性,佛的聲音成為所聞的那一分,一粒微塵都沒看到,自己成為能聞的那一分,一粒微塵也沒有,中間的聞也一粒微塵都沒有。舉例來說我今天不是一個想要聽聞的人,我根本不會去聽這個課,所以也聞不到東西,中間也沒有聞可得,我今天是一個想聽的人,對方又想講的人,我能聞所聞才成立,中間還有聞,還包括我的善根,如果善根不夠的時候,我聽不懂,像我們以前雪公老師講課,講講講大家都聽不懂,聽不懂這時候怎麼辦呢?要靠誠意去聽,要靠這個恭敬心去聽,乃至於這一個前面要先預習的聽,精神狀態最好的去聽,並且抄筆記的聽,很想弄懂的聽,帶著經本的去聽,中間的聞才會顯現,否則那個聞都是鬆散的,一堂課下來只聽到一句兩句的,明明人家講兩個鍾頭,你只聽到一句兩句的,所以佛寂然恆不動就是知道這些體性一粒微塵都沒有,這個是甚麼呢?是可愛樂大智天王他的體悟,意思是說我們今天跟佛學的時候,我是一個能聞者,所聞的就是佛,佛願意講,我才能夠聽到佛的聲音,而且我中間運用很多的能力把聞這件事情圓滿,我終於懂了,我累劫當中我成立了我是多聞第一,你看這個很厲害,我告訴你功夫從哪裡來,從多聞第一來,叫做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為什麼阿難經過多聞以後,釋迦牟尼佛過世以後,傳承就在他,你看那多聞的功德。

西藏黄教開派祖師,宗喀巴他就自稱是多聞比丘,你看那多聞有多厲害,這個多聞在雪公老師的恭喜發財裡面的多聞,就像圖書館一樣,你就像一個圖書館讓人家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你就是他生命的貴人,原來這個可愛樂大智天王,他體悟了這聞的重要,而且知道能聞,所聞跟聞都是觀待性,我善用能聞所聞的聞,我就能夠走入佛的心意,就能夠了解佛的心思,也能夠了解佛的秘密,也能夠了解佛的證悟,也能夠了解佛的表法,也能夠了解佛,逆跟順的表現。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寂靜解脫天人主,十方無處不現前,光明照耀滿世間,此無礙法嚴幢見。」

再來第九個偈頌,第九個就是說「普音莊嚴幢天王」,他所見所體悟的是什麼呢?寂静解脫天人主,天人主就天人師,佛是天人師,因為天人才是佛的所度,佛成為能度,像三途眾生沒有辦法成為所度,佛也不能成為能度,所以佛也做不了他們的導師,寂静解脫一方面度天人,一方面住在寂静處,你看最熱鬧的地方就是他最安靜的地方,最兇險的地方就是他最安全的地方,這很厲害的。

十方無處不現前,佛智哪裡有能到,所以佛的應化身哪裡都能去,苦難的,髒的,貧窮的,落後的,富貴的,什麼都能去,烽火連天的什麼都能去,像雪公老師在戰亂中都可以去的,最後到孤島台灣都可以來的。

光明照耀滿世間,就給這一方帶來繁榮,給這一方帶來利益,給這一方帶來希望,給這一方帶來出路,給這一方帶來無窮的價值,過世以後給這一方帶來無窮的回憶。

此無礙法嚴幢見,就是指那個普音莊嚴幢天王見到佛,存在就是這個價值,離去有這種回想,太了不起了,你看慢慢看,慢慢看,對這個大善知識,釋迦牟尼佛,乃至於十方諸佛,都有這種格局,這種眼光,用這種心思來看,把佛看懂了,佛很高興你把他看懂了。

所以孔子在論語裡面有一章就說,不要以為我有隱藏,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也,是丘也,我沒有隱藏,我什麼都透露給你們看,問題看不懂不能顯現,那孔子也沒辦法,佛也沒辦法了。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大自在天,偈讚,正頌,經文:「佛於無邊大劫海,為眾生故求菩提,種種神通化一切,名稱光天悟斯法。」

第十個就是我「妙焰海大自在天王」,說出了「名稱光善精進天王」的體悟,你看他們這些天王,全部都是互為知音。

他說你的體悟就是佛於無邊大劫海,就看不到劫,太多了,太多劫,長遠劫,不可思議的劫,佛在做什麼?為眾生故求菩提,我一方面示現我求菩提,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求菩提,譬如說看到當王子然後享受宫廷之樂,可是看到病,看到病,看到老看到死,他覺得人生最後的結局是老病死,那我在幹嘛?好比說這一隻駝鳥,一百天裡面都吃喝玩樂,一百天後要被殺,你請問那一百天的快樂是什麼?那很諷刺的,在監獄的死刑犯裡面吃山珍海味,下一餐要被槍斃的時候,你這個山珍海味還吃得下去嗎?所以釋迦牟尼佛開始求菩提,開始去尋師訪道,去菩提樹下這個觀修正法。

叫做為眾生故求菩提,告訴你,你所走過我都走過那是不了義的,那是錯誤的,那是顛倒,那是黑暗的,那是愚癡的,那是恐怖的,我求菩提給你看,最後我成等正覺的時候,我種種神通化一切,神通化一切裡面包括我觀機逗教,我觀察你的根基,我說你想要的,包括說你很恐怖了,我幫你解除恐怖,還有很多魔怨,我降魔,這種種神通化一切。

這就是名稱光天悟斯法,原來名稱光天在悟釋迦牟尼佛,有這麼多這麼多的表法,這十個合起來,就是釋迦牟尼佛累劫的變化,累劫的作用,累劫裡面創造殊勝的因緣,累劫發揮的效果,不得了,真的,讀這些華嚴,人家說,不讀華嚴不知佛的富貴,華嚴經,佛從頭到尾都沒說都是這些不人說,這些神明說,這些菩薩說都不是佛說,為什麼他尊貴是像佛的皇冠?因為他們都說出了他們的體悟,他們看到佛的秘密,跟著佛長期的,這種革命的情感,那種殊勝的證悟來說佛的供養,這種教學法最棒,假如有一個新生他進來這個環境裡面,老師什麼都沒說同學們都一直表達他們在老師身上學到什麼?體悟到什麼?乃至於發揮了什麼樣作用的时候,反而他從這裡可以了解老師,這反而是另外一種殊勝的教法,所以華嚴經,你不能說佛說華嚴經,沒有喔!但是他才是真正的佛說太了不起了,以上你不從世主妙嚴品,你還不知道,佛一期的緣起是這麼殊勝,以上是我們這一集的大意。

結言與回向

我們來做一個迴向,上來我們從妙莊嚴眼天王到名稱光善精進天王,他們所說的體悟,由妙焰海大自在天王,以偈頌的方式來表達是對釋迦牟尼佛最好的供養也是同學們最好的情誼,互相為知音,這些也都是佛的內涵,也是我們的學習處,這些的天王也是我們見賢思齊處,我們踏著他們的足跡,進入他們的內涵,再由他們的內涵,踏著釋迦牟尼佛所走過的足跡,進入釋迦牟尼佛的內涵,這是所有的學習裡面最好的學習。我們把這功德迴向佛果的莊嚴,迴向淨土的莊嚴,迴向內外障的去除,眼前止息天災人禍,瘟疫的横行。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