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佛學優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昇降排序
諸位學會的蓮友大德同修,以及有緣的善知識們。在這段疫情當中,我們沒有辦法聚會共修、研學,我們可以在線上互相交流,我們這個課程特別以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來作為緣起。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39課
稱揚讚德之初禪天

華嚴世主妙嚴品第39集-稱揚讚德之初禪天

講前小言

諸位善友,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講座。特殊的因緣是止息冠狀病毒及種種的天災人禍,眼前也成為我們福慧的增上緣。

在開始之前,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及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目前的進度是在科文的二十八頁,就是第七部分的稱揚讚德。稱揚讚德的裡面有有情世間主,器世間主,正覺世間主。有情世間主從色界天一直到欲界天。色界天也從前面的大梵天,廣果天,還有徧淨天,光音天,一直講到初禪的大梵天。初禪天我們已經有十個天王來稱揚讚德,我們已經報告了兩個天王,現在從第三個天王開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長行,經文:「善思慧光明梵王,得普入一切不思議法解脫門;」

初禪天的天王,名曰善思慧光明。得普入這都是跟著佛上來的,所以坦白講「不踐跡,亦不入於室」就是人家走過的足跡,你跟著走,你能夠走入他心裡的世界,就像孔門的弟子得門而入,進入庭院,進入廳堂,進入臥室,他得什麼境界呢?

普入一切不思議法,一切不思議法,當中以勝義來說就是每一個法上的空性都被他所通達。因為空性是難可思難可議,空性是能所雙亡,所以思議不到的叫做不思議。第二個不思議是在講世俗上的不思議。這不思議裡面是跟佛果結合的不思議,是跟各種陀羅尼結合的不思議。

這些的不思議普入,普入就是說再怎麼難學的都可以入進去。你不要說佛法,世間有很多都很難學的,像奈米晶片,人工智慧等都要結合多少代人的智慧,乃至於這些基因,甚至包括冠狀病毒橫行的時候,你看疫苗還要結合多少的資源,多少的團隊做多少的實驗,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要拿多少人來實驗,才有辦法去找到那個對治病毒的疫苗。所以這些不思議法,普入就是學得進去,普入當中能入的就是菩薩,所入的就是這些一切不思議法。怎麼入呢?聞思修!從聞聽得懂一直到思,找到方法生起比量;修就是能夠串習比量,修證得到比量來得到現量的通達,這就是普入。這個普入一切不思議法包括,能夠得到增上生的成就,能夠得到決定勝的成就,每一個行為能夠成為我未來成就淨土的因行,這通通是不思議的。這種不思議,讓我們難以想像的。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偈頌,經文:「佛剎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如是劫海演不窮,善思慧光之解脫。」

我們來看第三個偈頌,尸棄大梵王怎麼來讚歎善思慧光明梵王?他說佛剎微塵法門海,就是佛剎,佛的淨土像微塵這麼多。法門海,他們在淨土上面有所宣揚的法門像大海一樣這麼廣。你看像我們世間的問,真的,活到老學到老。而且學無涯,生有涯太多了,光一個財經就讓你學不完。經濟學,什麼傳統經濟學?什麼行為經濟學?心理經濟學,而且是每一代的後後勝前前,法門海太多了,而且還有什麼正法邪法,還有這些各種的你想像不到的。

一言演說盡無餘,你可以從一句話裡面開始,一直去演說一直去演說一直去演說,可以把就好像周利槃特對比丘尼只講四句話可以講一個早上。叫做身語意三不造罪,就他以前老是忘記的偈頌,就於身語意三不造罪。再來呢!離欲不執諸世間,

就欲望離開了,不去執著諸世間了。具足正念並正知,還有呢?有害痛苦皆不盡,有害痛苦就苦因苦果通不盡,光這四句可以講個早上。換句話說你可以開始去推演進去一言演說。一言演說就是你隨舉一句話都可以發揮這一句話無窮的義理,都可以很多的知識,都可以關聯到這一句話。

像剛才周利槃特講的正念跟正知,這個發揮起來正念跟正知是講不完的,多少的念可以歸到正念,多少的知可以歸到正知,那講不完的。然後這個正念正知,他的動機是大悲心跟菩提心。大悲心跟菩提心的修學法又講不完的,太多了。像因陀羅網一樣你這個觀念可以通到那個觀念。那個觀念可以通到那個觀念,像蜘蛛網一樣可以四通八達。

如是劫海演不窮,佛法呢?這個劫海演不窮,劫像大海一樣,這麼多這麼多的劫看不到邊的劫演不盡。所以釋迦牟尼佛要入滅的時候他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土,就他的指甲上的土,我所未說法如大地土,這麼多劫海演不盡。

善思慧光之解脫,善思慧光就是普入一切不思議法。普入一切不思議法,後來互相法四通八達。所以他可以隨便演一個法他可以把其他的法都攝進來。所以隨便講個布施,這個布施就可以講到好幾劫,為什麼?因為這個布施可以是持戒所成的布施,忍辱所成的布施,精進所成的布施,禪定所成的布施,般若所成的布施。什麼叫般若所成的布施?三輪體空的觀察下所成的能施所施,這都不會一樣的。施當中還講究施跟不施,還講究對象和施的東西,還講究施的時機,還講究施是為了法推廣的施,或者是破慳貪的施。施是結合迴向的施,施是顯現大悲心的施,施是顯現神變的施,你看那個施太多了。所以不思議,法可以不思議到這種程度。

再來第四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長行,經文:「普雲音梵王,得入諸佛一切音聲海解脫門;」

一切音聲海,那個音聲海裡面包括我們現在講的六十梵音,音韻,這個字,母。乃至於那個音聲海裡面包括,什麼種子字,從種子字裡面顯現壇城,顯現宮殿,顯現本尊,顯現佛的證量,那太奇妙了。所以那個聲有時候很恐怖的,月居士到那爛陀寺去見月稱論師的時候,他遞上來他讀過的東西,裡面有個聲韻學,光這個聲韻學就讓月稱論師肅然起敬,那個裡面的聲音不是你想像這麼簡單的。

你看我們大學裡面中文系,最難學的就是聲韻學,學完聲韻學,再來看人家古代的詩裡面,配合起來才知道從那裡面讀出作者的喜怒哀樂,作者的悲憤等等,那個聲音太奇妙了。然後開悟有開悟的聲音,煩惱有煩惱的聲音,裝不出來的叫做六十而耳順的。那這些聲音裡面像比如說這些種子字發聲。然後顯現這個壇城,顯現本尊的那種修學法,那複雜到你難以想像。這是以上的,第四個。

那我們看第四個偈頌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偈頌,經文:「諸佛圓音等世間,眾生隨類各得解,而於音聲不分別,普音梵天如是悟。」

圓滿的音等世間,什麼叫等世間呢?就是在這世間裡面能夠稱合這個世間,等就是稱合,稱合世間就是這個聲音恰好是他需要的像音樂,那些聲音是顯示學問的聲音,這個時候會把世間的無知喚醒,你看很多世間的改變是透過聲音去改變。尤其聲音在詮釋道理的時候,很多的無知都可以變成有知,很多的貧窮都可以脫困,很多的思維模式都可以建立,很多的認知模型都可以建立,很多的苦難都可以遠離。像聲音在詮釋經學的時候,很多的人才都可以被培養起來。像孔子都是透過講學,你看誨人不倦,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誨人不倦當中把人才培養起來,把團隊建立起來叫何有於我哉,這就是我最好的出路。

眾生隨類各得解,隨類當中你看那個聲音當中,你還要看看他的程度講出什麼樣的話?還要看看他他是通達到什麼樣的義理?有的人很喜歡你的文字的優美,那我就用文字的優美去度他。有的人不喜歡你咬文嚼字,你要用義理的。你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去的時候,面對的很多佛菩薩像,因為西藏有很多的塑像。他們就請那個阿底峽尊者對每一尊佛像寫個偈頌,他可以一口氣一尊一尊一尊的寫,每一個偈頌都不一樣,後面的人嚇壞了,這種學問。而且你看那個法會那個聲音不同的那種讚頌。然後顯現出本尊的功德,顯現出淨土的功德。所以叫眾生隨類各得解。大家隨著你的需要都會瞭解體會佛法的。包括像馬鳴尊者的彈唱,彈唱技術,把人世間的苦難都說得出來,把人世間的無奈,人世間的輪迴都唱給你聽。你真的兩個眼淚一直流,他真的如他所說的這樣。

再來,而於音聲不分別,不分別就是這個菩薩的證量。不分別不是說不知道這些聲音高低起伏。不分別是說,真實性無從分別,就是體空。這些聲音都是體空,沒有觀待緣起都沒有這些聲音。沒有觀待緣起就是說他不是想聽。你就不能成為發聲的人或者是說沒有這些經學,你也沒有發揮出什麼有義理的聲音,有經驗的聲音沒有這些快樂,你也發不出快樂美妙的音聲。所以這些音聲都是觀待性的顯現,沒有真實性可分別,叫做不分別。

普音梵天如是悟,他體悟的就是這些佛的音聲。佛的音聲,我剛講到說月稱論師看到月居士,他呈現的內涵裡面那個叫聲韻學的時候,他都不得了,嚇壞了就叫那爛陀寺所有的班智達就是所有的大學者要出門迎接月居士。因為他知道那個音聲不是我們普通的那種能耐。

再看第五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長行,經文:「觀世言音自在梵王,得能憶念菩薩教化一切眾生方便解脫門;」

憶念,我們憶念不要說憶念前生,憶念年輕都憶念不來,憶念當中也都是非量,斷斷續續的,而且也不是前因後果的關聯,也不會成為我學習正法的資助。所以觀世言音自在梵王,能夠憶念,憶念如果要比量的憶念、現量的憶念談何容易?憶念菩薩教化一切眾生,比如說我們現在憶念雪公老師,他怎麼在莒縣過日子,你知道雪廬老人在莒縣當典獄長跟一般的典獄長不一樣,他能夠在抗日戰爭十六年當中折衝土匪,讓很多人對佛法好感,所以莒縣很多人手上都掛念珠。然後印光大師常常接到莒縣人來皈依,一看都是什麼高等人物,不像很多佛教徒來的都是比較一般世間人。從莒縣來都是高等的人物,那這是什麼?你看雪公老師這些教化莒縣。我們來憶念,看看我們憶念不出來,皮毛的而已。十六年一筆被我們帶過去,這十六年當中怎麼折衝?這些困難怎麼克服?老百姓水深火熱當中,他要怎麼去面對這種煎熬?大家怎麼在他身上看到學佛的殊勝?這些我們能不能憶念他,對眾生的教化是這樣的教化,憶念不來的!

我們把那個祖師大德的傳記拿來看看,虛雲老和尚那種從普陀山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來憶念看他的艱難,憶念看看吧!憶念不出來的。你憶念不來的,就這樣拜就過去而已。

所以這些能夠憶念菩薩教化一切眾生,你才會油然而生,對他的恭敬。皈依以及讚歎,然後發覺到原來克服這種障礙的心量起來的時候這些法行都變得簡單。而且很有法喜的引發,而且能夠增福增慧,能夠降伏魔怨,能夠降伏業障,能夠對菩薩法行做這樣的憶念,那更談何容易。然後這種憶念又變成自己的能耐。這個難!這些菩薩的種種的方便都被我憶念起來,你可想而知那不是普通人的能耐。以上是觀世言音自在梵王,他學到了佛的這種憶念。所以佛成就的陀羅尼非常多,憶念法門也是他成就的陀羅尼之一。

偈頌的第五個,就是二十八頁課本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偈頌,經文:「三世所有諸如來,趣入菩提方便行,一切皆於佛身現,自在音天之解脫。」

趣入菩提,用廣大行去入,用甚深見去入,甚深見都很難學,這麼多空性的修學法,一個一個去生起比量,一個一個去生起現量,很難的。再來廣大行,那種廣大行,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歷練,不同的成長,趣入菩提方便行。

一切皆於佛身現,這些的能耐都在佛身,可以看到。自在音天之解脫,自在音天可以從佛的身上,看到佛這些的能耐,憶念他以前所做的功德。憶念他的成長,這談何容易。就以我們弟子們看雪公老師,我能不能看到他,現在這個氣象是莒縣成長出來,看不到!或說這種的情操是以前這種戰火連天下培養出來的情操,看不到!只看到一個老人坐在正氣街九號拿毛筆,喝茶,上廁所,吃個飯,出門,看到這些而已。憶念不了這樣的行相後面到底有多少的能莊嚴,這樣的行相是他的所莊嚴,看不到。

而這一個觀世言音自在梵王,他可以看得到。就好像說我們說過看到畫的時候看到畫的後面的神韻,作者的能耐,作者的心志,作者的傳承。好!這是以上第五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長行,經文:「寂靜光明眼梵王,得現一切世間業報相各差別解脫門;」

第六個,一切世間業報相各差別,業報相各個差別,差別到你難以想像的。比如說美醜,貴賤,貧富這些只是大差別,還有細差別。細差別當中,像〈大學〉裡面講到孟獻子,孟獻子的兒子當中就有賢、不肖的差別,那個差別就算同一個家裡面也有差別,這個差別當中有細差別,有粗差別,還有相貌的差別,個性的差別,思維模式的差別,興趣的差別,根器的差別,乃至於學佛以後對佛法體悟的差別。這種細膩的差別都跟他過去的造作有關,沒有他過去的,你可不可以從現在的現象?看到他過去所造的業,這種關聯性、這些造作的差別,所以才有這些現象的差別,這種太難了!所以《緣起贊〉裡面有說,緣起是佛教法的核心,就看到這些條件的關聯,然後自己可以做細膩的比對,乃至於所有的優點在自己身上引發,所有他人的缺點,他們的過患,在自己內心隱微上,把自己這些過患去除掉。這種觀察太難了,修行如果這種修行,那太不簡單了。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偈頌,經文:「一切眾生業差別,隨其因感種種殊,世間如是佛皆現,寂靜光天能悟入。」

我們來看第六個偈頌,叫做一切眾生業差別,這個業差別。還要看他造業當中,他的對象,他的心態,他的做法,他的思維模式,他的認知模型,以及他花多少時間。乃至於多少人跟他配合,這種業所造下去的通通是不一樣的。

隨其因感種種殊,種種的都不一樣精進,同樣精進,結局不一樣。這裡面有說,因同果異,因異果同。因同果異就是同樣是布施,結局不一樣,有的得到增上生,有的得到哈巴狗的果報。有的布施可以得到增上生,有的布施變成解脫的資糧,有的布施變成佛相好的一分,有的布施變成他淨土殊勝的那一分,所以因同果異。有的時候是因異果同,就是布施跟隨喜布施因異果同,果同就是最後兩個人在同樣一個事業當中成為夥伴,一個賺的多一個賺的少,隨喜的就是賺得少或是成為眷屬,所以財產分得到,太太很有錢,所以先生也變得有錢,先生很有錢,太太也變得有錢,所以叫做這個因異果同,因不一樣,但是果卻相同,複雜萬端。

世間如是佛皆現,這個佛可以顯現這些透過說法讓你了解顯現。或是透過神變讓你知道等等,或者是加被你讓你有所體悟。

寂靜光天能悟入,寂靜光這個天王知道說,原來佛是這樣的學上來,這樣的歷練上來。

 

那我們再看第七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長行,經文:「普光明梵王,得隨一切眾生品類差別皆現前調伏解脫門;」

得隨一切眾生品類,那個品類太多了。這品類裡面包括他的想法,包括他的家世,包括他的出身是貴族或平民族,生活的品類都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夫婦結婚的時候有時候受不了對方,你要看他是從什麼家庭出來,有時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或是他的思維模式,或是他怎麼是這樣的生活習慣,或是他做事的慣性,品類差別到你難以想像。

那叫做皆現前調伏,現前調伏就是調伏自己,有時候你就是必須接受,像大家庭裡面,每一個人生活都不一樣,大家庭跟比丘僧團有時候都讓人很佩服。我曾經認識出家人,在僧團裡面共住,每一個人的出身,每一個人的想法,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每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每一個人對經學的好樂,通通都不一樣。你調伏你住持要怎麼調伏?你住持得先調伏自己,開個會的時候大家各有看法。對未來大家各有表態,對於要學習的東西大家各有趣向,有的人喜歡修不淨觀,有的人喜歡修數息觀,有的人要認真念佛,有的人認為要研討教理,有人認為教理無用。你要怎麼調伏,先調伏自己,要耐著性子,耐著情緒,耐著被人家折磨,在成長過程當中允許人家的無禮。

第二個調伏他,你一定要表現你的能耐,表現你的真誠,表現你的溝通,表現你的這些經學,表現你的辦事,表現你對他的關心,你才有辦法調伏他,你什麼都沒有,你怎麼調伏他?所以那個調伏,要多少的學習才能成為自調伏跟調伏他!所以為什麼佛的十種通號裡面有一個叫做調御丈夫,說調伏極其困難!修行不要碰境界,不要碰人,調伏自己都已經很難了,更何況去調伏別人,或是對境界的時候你成為領導者、領眾者,你要調伏自己的不耐、懊惱、失落、憤怒,要調伏自己多難!所以智者大師說,我不領眾必證六根清淨位,領眾受損但得五品弟子位,你看連智者大師都受傷;但是調伏得了的時候,反而你的能耐是坐火箭往上衝。大乘人就是這樣的歷練上來。二乘人遠遠的不如大乘,不要說福不足,慧不足,能耐不足,歷練不足,經驗不足,願力不足那種種都輸大乘,所以種種都輸大乘,原來一切都是有情的恩德,才有菩薩他一生的成就。好!以上是這個第七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色天,初禪天,偈頌,經文:「無量法門皆自在,調伏眾生徧十方,亦不於中起分別,此是普光之境界。」

第七個普光明梵王,那個尸棄大梵王以一個偈頌來讚歎他,叫做無量法門皆自在,皆自在就是學得通達,聞思修學的通達,而且你在這個法門運用出去的時候,你運用的熟練,這不容易的,真的不容易的!那這裡面運用的熟練,這包括說人家的挑戰,你對空性道理、你對著很多道理你要運用出去都很難的,在顛沛流離當中,你怎麼修空性?懊惱憤怒當中你要怎麼修空性的自在。

你看那個第七地的菩薩這個遠行地,他現證空性的時候一剎那就進去,哪怕他是在任何的情境下,包括要死亡的時候,也一剎那之間進入空性,叫做師子奮迅三昧。馬鳴菩薩要過世的時候,就是以師子奮迅三昧進入涅槃,這叫做皆自在,沒有障礙的,就像有錢人用錢是很自在的,窮人用錢是不自在的,精打細算的,量入為出的。

調伏眾生徧十方,剛剛講那個調伏,調伏多難!徧十方是說,哪裡都可以展現你的調伏,就像雪廬老人到台灣的時候一樣的可以調伏這些台灣人。你怎麼知道調伏台灣人。因為雪廬老人上課講華嚴經在場的最多的都台灣人,這就是調伏。他很高興,他甘願來聽課這就是調伏成功的形象。徧十方,一個山東人跑來台灣,有這種成就那不是徧十方嗎?像乃至於到鬼道、到地獄道,那真的是地藏菩薩的能耐。

亦不於中起分別,不於其中起分別是在講勝義的觀察,在世俗上的觀察是分別。在勝義上的觀察是沒有實有可分別。你成為能調伏,他成為所調伏,他是成為所調伏你才能成為能調伏。他聽你的,你才有辦法引導他,他不聽你的你也不能成為調伏者。他都不聽你的你怎麼成為調伏者?你能調伏在哪裡?一個對剛強難化的跟你叛逆的,跟你對敵的你怎麼可以成為能調伏?一定是所調伏你才能調伏。這樣的人你都可以成為能調伏,那我對著一隻野狗衝過來,我也可以說我是能調伏者,辦不到!所以能調伏的是一定,比如說一個勇士,跟一匹馬來搏鬥的時候,終於讓這隻馬乖了以後,馬成為所調伏的時候,當下他才成為能調伏。當馬不能成為所調伏的時候,他怎麼可以成為能調伏。

能調伏的體性到底在哪裡?沒有。如果馬都不聽你的,你還可以成為能調伏。我說一個小孩子站在一匹野馬前面,一個三歲小孩我也可以說這個三歲小孩能調伏。因為那個馬不接受調伏,你都可以叫做能調伏。所以換句話說沒有分別可得,沒有能調伏所調伏的體性,沒有實有性可分別,都是觀待的觀待你才知道分別。這叫做所調伏,這個叫做能調伏。而能調伏所調伏的體性空,體性都空了尋覓能調伏跟所調伏的體性看不到,請問你還分別什麼?

此是普光之境界,這是寂靜光明眼梵王的境界,看到佛怎麼調伏人家。比如說佛在調伏三迦葉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侍者的時候,看看佛怎麼調伏三迦葉,尤其那個三迦葉滿有趣的,給佛設套讓他去住毒龍的洞窟,晚上那個毒龍出來就噴火,然後看釋迦牟尼佛怎麼調伏那隻毒龍。第一個調伏要怎麼調伏你來硬的,他也來硬的給你調伏,你強他比你更強,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把他壓下去。第二個釋迦牟尼佛示現軟的,就安安靜靜坐在那裡,顯現他很慈祥的、很可愛的,很樂於跟毒龍做朋友的,那毒龍就乖乖的在旁邊,就被你調伏了。第二天三迦葉準備進入洞裡面來收屍,要準備把釋迦牟尼佛的屍體收出去,一看不得了!毒龍在旁邊安安靜靜地捲在旁邊,這三迦葉二話不說就成為所調伏。釋迦牟尼佛成為能調伏,所以他們把拜火的設備全部往水流沖,這就是普光看佛怎麼成就的,一路過程的艱難看在眼裡。所以他有他殊勝的成就。

結言與回向

好!以上是我們今天華嚴的進度。我們把這個做一個簡單的迴向來圓滿今天的這個報告的法行。將這功德迴向往生迴向佛果,迴向利樂有情,迴向天災人禍的止息,迴向自己成為一個能調伏所調伏。迴向自己是佛所調伏的對象,迴向自己未來能成佛,成為有情最殊勝的能調伏者。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謝謝大家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