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善知識,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的講座。惟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讓這樣的法義能夠對治天災人禍,對治瘟疫蔓延,讓人心向善,國泰民安,法輪常轉,世界和平。在開始之前,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及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上來《華嚴經》中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各方都來擁護,有所謂的器世間主、有情世間主跟正覺世間主。當然先出場的就是有情世間主,有情世間主當中有禪定的天王,還有欲界的天王,日月天的天王,眼前是八部的鬼神,這些都是有情世間,因為他們有的是管理天人,有的是管理鬼神。那我們進到的是鳩槃荼王,也可以說是鳩槃荼王,他是甕形鬼,是增長天王所管轄的鬼眾,鳩槃荼鬼王他也管了很多的鳩槃荼鬼(甕形鬼),好像酒瓶那個甕一樣,他們的頭長成這個樣子,非常滑稽,但是也很恐怖。
這個鳩槃荼裡面,我們前面有五個王,對佛的宣揚讚德已經說過了。今天是從第六個開始,很多的一些交待話,在前集都說過,我們就不用再重複的說。
我們來看第六位的「鳩槃荼國王」他怎麼說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長文,經文:「妙莊嚴鳩槃荼王,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慾海解脫門;」
眾生的愛慾海是源源不斷的,因為只要有無明所執的我,能執的心還在,觀待執而生起的愛,就會源源不斷地出來,那個活水源頭,累積成廣大的海,你要消竭它實在不容易的。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修學空性的智慧,對治無明我執所執的我。所執的我沒有的時候,能執的心不生,沒有愛水出來,大海就慢慢的枯竭。
這裡面說的愛慾海,眾生的愛慾海是非常多的,我們一般要先讓他們通達愛慾的過患,以及生起對治愛慾的功德,像整個四十二章經裡面,佛就對小乘部派人說,要斷欲去愛。當然這裡面,除了說斷欲去愛有對治法,還有修學空性法以外,其實還可以轉愛慾煩惱成為道用。怎麼轉呢?就是對於財色名食睡的愛,對正法就要像這樣的愛,珍愛這個法寶,正法就像寶貝一樣,珍愛這個法寶,好像財主非常珍愛他的財富一樣。有些守財奴,他對財富的戀眷,簡直到讓人難以想像的地步,對正法的愛戀,對正法的希求,就要長成這個樣子。
所以這就是以愛為道用的修學法,像一些密法裡面,比如說金剛豕母,示現豬的那個形象,就是示現那個大貪相,告訴你說修學佛法,要遠遠地不滿足,永遠不滿足的利益有情,怎麼利益都不滿足,建立廣大事業,怎麼建立都不滿足,創造淨土已經像極樂世界這麼殊勝了,還不滿足,還要創造更殊勝的世界。像觀音菩薩在阿彌陀佛之後,繼續成佛,他所創造的世界就更勝於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在觀音菩薩之後成佛,他的世界就更勝於觀音菩薩,這就是永遠不滿足。就像財主在賺錢的時候,對財富的珍愛,而且愈多愈好,永遠不滿足,他的形象是一樣的。
好,以上是妙莊嚴鳩槃荼王,他能夠消竭一切眾生,愛慾海解脫門,他有種種的解脫,讓眾生從愛慾當中解脫。這個是非常厲害,各種的對治法,各種的引導法,就像《法華經》裡面,孩子們都在火宅裡面失火,但是不知道,這時候你救他們出來,來不及了。你引他們出來,怎麼引呢?就是用鹿車、羊車、牛車來引,引出來以後來坐大白牛車,把眾生的愛慾引出來,怎麼引呢?就是給他更好的,比如說娑婆世界的快樂,極樂世界比他更快樂,就把他引出來了。享受這些環境的快樂,再引到修學正法的快樂,一步一步這樣引到成佛去。所以引導有情,有逆勢的引導,有順勢的引導,逆勢的引導就是給他很多的苦難,讓他堅忍不拔的成長。有一種順勢的引導,就是不斷地引他往上走,釋迦牟尼佛是個一個逆勢的成長,彌勒菩薩是一個順勢的成長,不管怎麼樣都可以的,叫作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好,以上是妙莊嚴鳩槃荼王。
我們現在看「增長鳩槃荼王」怎麼複習「妙莊嚴鳩槃荼王」的體會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偈頌,經文:「慾海漂淪具眾苦,智光普照滅無餘,既除苦已為說法,此妙莊嚴之所悟。」
我們眾生都在慾海裡頭漂淪,為什麼要形容慾海呢?因為這個愛慾會產生各種的煩惱,會造各種的業,乃至於產生各種的生老病死,而這種各種的生老病死,就像大海一樣看不到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所以這種漂流在生老病死的大海當中,也可以說是漂流在慾海當中。這兩種的講法都一樣,一個是就果說,一個是就因說。「慾海漂淪具眾苦」當然這裡面有生老病死苦,有愛別離,有怨憎會,有求不得,有天災人禍,有種種你想像不到的痛苦。還有被業所繫縛,造成很多你想像不到的情形,還有遇到過去的這些冤敵,不由得你不發脾氣,你都控制不了,遇到過去的親愛,你都產生很多的愛慾。然後這裡面恩恩怨怨,產生很多你想像不到的痛苦,所以人家說,有情在輪迴裡面流的眼淚。那比四大海水還要多,生離死別,乃至於這些恩怨情仇,被殺害,斬的頭,堆起來都比須彌山還要高。所以慾海漂淪具眾苦,真的在漂泊輪轉當中,種種的痛苦實在形容不完。
「智光普照滅無餘」,「智光普照」就藉著佛經的宣流,讓他們生起比量的認知,或者在神變當中,讓他們看到這些情況。就像目連尊者,引人來學佛的時候,會用種種的神變,讓他看到六道有情的痛苦。他過去怎麼輪迴過來的,會讓這個修行人非常的驚恐,安定的來學佛。所以目蓮尊者,他在佛門的貢獻是非常大,有目蓮尊者的神變,有舍利弗的教導。所以他們在釋迦佛的座下,叫做第一雙,就這兩個弟子。那真的是就像顏回,曾子一樣,那真的是第一雙。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是像鳥的兩翼,在輔助釋迦牟尼佛一樣。
「既除苦已為說法」,有情眾生脫離這種痛苦,還要更往上走,斷欲去愛,只是讓你的心思安靜下來。但是還有諸多的廣大行,諸多的甚深見要修學,要創造淨土,還有諸多的法行,還有諸多的善緣都要結的。所以這些都要靠,你知見的通達,你觀念的了解,所以為說法,讓他了解。喔!原來要這樣做,大目標要怎麼設立?小目標要怎麼確定等等,藉著說法當中,讓這個有情通達,願意廣發大心。願意廣發大願,願意廣建菩薩行,來莊嚴淨土,來成熟有情,給自己找到最殊勝的出路。
好,以上是「此妙莊嚴之所悟」這是妙莊嚴鳩槃荼王所體悟的。
我們再看第七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長文,經文:「高峯慧鳩槃荼王,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
那個「顯現諸趣」,你看我們現在的科技也是一樣,用那個哈伯望遠鏡,可以照遠方的世界。但是它不論怎麼照,還是照不出來外星人的基地,隨著你科技力量愈廣的時候,你慢慢會顯示很多你以前不知道的世界,都會藉著你的科技能力顯現出來。比如說顯微鏡的世界裡面,可以看出很多昆蟲的世界。乃至於研究動物學的,研究昆蟲學的,進去亞馬遜的森林裡面,發覺到他們別有天地,別有世界,他們有情數目眾多,他們所組成的團隊,所組成的國家,那是讓你想像不來的,連昆蟲的世界,他都有這樣嚴密的組織。所以這一切諸趣,你的能力愈來愈強的時候,你顯示他的力量就愈來愈大。
菩薩當然,你要得到這種能力,可以從科技的方式得到,也可以從修行的方式得到。就好像你要發菩提心,你可以從七重因果去得到菩提心,你也可以從自他換去得到菩提心。所以有的人會認為科學比佛學厲害,不是!這是兩條不同的路去走的。科學所得的神變,佛法可以得的更多,只要按照佛法的方式來修行,這兩個是不相矛盾的,叫做入道有多門,只不過在輪迴的痛苦,有情的相續當中,科學還找不到證明而已。但找不到證明,並不代表沒有,而是說你還存在著很多無知的部分,所以我們一般應該要抱著客觀的心情,抱著一個不足的心情來慢慢的研究,我相信很多的疑問,會慢慢地豁然開朗。
好,這時候「增長鳩槃荼王」他怎麼複習「高峯慧鳩槃荼王」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偈頌,經文:「佛身普應無不見,種種方便化群生,音如雷震雨法雨,如是法門高慧入。」
「佛身普應無不見」,就是佛到哪裡去應現,高峯慧鳩槃荼王都可以看得到。不管他是到昆蟲的世界,或者到凡夫的世界,或者到聖人的世界,佛怎麼應化,高峯慧鳩槃荼王都能看得到。換句話說,高峯慧鳩槃荼王所具的天眼,而且是別具一隻眼的天眼。舉例來說,佛變成一隻昆蟲,你怎麼知道它是佛變的,你那個天眼還夾帶著慧眼跟法眼,就像一些善知識,他很厲害,他一眼就看出對方是真正的修行人。像弘一大師一眼見印光大師,就立刻知道印光大師是真正的修行人,而且願意在印光大師的座下,做三個月的侍者,無怨無悔的來侍奉,這就是一眼見這隻螞蟻,是文殊菩薩的化現,這了不起!這不是普通的天眼,一般的天眼哪有這種能耐!高峯慧鳩槃荼王這種的天眼,還夾帶著對佛法的勝解,累劫的修行生起的證量,所開的天眼。
「種種方便化群生」,他如果看得到,當然就會了解,佛原來這麼善巧的度化眾生。原來這種善巧當中,有你很多想像不到的陀羅尼,這陀羅尼有的是在書本上學,有的是在觀察中學,有的是在侍者中學,有的在當學生中學,有的在辦事中學,那都不一樣的。陀羅尼的獲得,都是看不同的場合、願力、機緣,還有你所累積的善業,你就在那個因緣下,成就那個陀羅尼。
「音如雷震雨法雨,如是法門高慧入」,就是高峯慧鳩槃荼王他了解佛是這樣的善巧方便。而且音如雷震雨法雨就是像九地的菩薩一樣,九地菩薩以上,就像烏雲密佈下廣大的雨。為什麼九地的菩薩,叫做陀羅尼菩薩?陀羅尼就是方便法太多了,比如說他講法的方便太多了,引經據典或者引用世俗,或者引用這些,各行各業的這些術語,他的方便法太多,所以叫做陀羅尼,維摩詰居士就是具有陀羅尼的菩薩。雨法雨就是他講的話,能夠扣人心弦,能夠符合需要,能夠契機契理,為什麼?因為各種的歷練他都有了,前面講的種種方便化群生,就是各種的經驗閱歷他都有。而且能夠配合他所學的正法,和著他入世的經驗,然後再來變成他,所說的法的內容。那太厲害了,所以高峯慧鳩槃荼王,就看到佛是這樣的磨練成長,好,以上是第七個。
再來第八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長行,經文:「勇健臂鳩槃荼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
光明的所在就沒有黑暗,黑暗假如從無始劫來到現在都有,但是它抵不了當下的光明。當光明出現的時候,就沒有黑暗,那光明怎麼對治黑暗?它是以不對治的方式說對治,假如光明在,黑暗也在,怎麼叫做對治?所以對治一定是,光明在黑暗沒有,那光明在黑暗沒有,就是以不對治的方式而對治。眼前沒有了,請問你要對治什麼?這就是以不對治的方式對治,念佛的時候,煩惱已經不在了,請問沒有煩惱,你怎麼能說在對治煩惱?而有煩惱的時候,你怎麼說在對治煩惱?煩惱還在怎麼對治?對不對?煩惱還在,你怎麼說你在對治煩惱。所以對治不是實體的對治,是名言的對治,是有它就沒有它。有念佛就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沒有念佛的,這種方式說對治。既然對治是這樣,無始劫來的煩惱,你都不用怕它,無始劫的無明我執,你也不用怕它,它經不起你一念的對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就在這裡,臨命終哪怕是排山倒海的業障,哪怕是過去所造的種種罪障,在臨命終一念回心的時候,通通是以不出現的方式,這些業都以不出現的方式而對治掉,迎來的就是佛放光明,菩薩的歌詠,阿彌陀佛放下蓮花的接引。
所以如山的重障到底在哪裡?當你一念提起,是跟法相應的時候,當下都是法的義理。當下都是法的意境,請問如山的重障到底在哪裡?所以為什麼張善和,在地獄相現的時候,可以往生淨土。阿闍世王在地獄相現的時候,可以像皮球一樣,彈到極樂世界,有的說是中品中生,有的說是上品中生。
好,第八個就是「增長鳩槃荼王」怎麼複習「勇健臂鳩槃荼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偈頌,經文:「清淨光明不唐發,若遇必令消重障,演佛功德無有邊,勇臂能明此深理。」
佛的清淨光明不會隨便放的,他一定有特殊的因緣,就像佛要講經的時候他才放光,要度化眾生的時候放光,要破眾生的暗障的時候放光,要召集諸佛菩薩,來參加法會的時放光。像《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樣,所以他不是唐發的,不會隨便發的,遇到佛光一定是重障消,當然內心也接受佛這樣的光明。而重障是怎麼消呢?是以不對治的方式,來對治重障,當下接受佛光的時候,當下都是佛光,那請問重障在哪裡?
這叫做「若遇必令消重障」,懂得這個道理太重要了!有的人被情緒所惱,一生都被情緒所惱,請問怎麼脫困?就是這樣脫困的,它都在,其實它也不在,它都在繫縛你,其實它也沒繫縛你,當你不能成為所繫縛的時候,它也不能成為能繫縛,它既然不能成為能繫縛,你也不能成為所繫縛的時候,你就在這裡解脫,不是跑到某一個地方說解脫,你就在當下得解脫。所以有人說輪迴就是涅槃,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結業所在,生死明明是業的繫縛所在。不!生死就是結業的所在,就是我剛才講的這樣的道理。所以這種演佛功德無有邊,佛的功德就是在除掉有情的障礙,方方面面除掉有情的障礙。而能夠有這樣的內涵,來演說佛語,那才會具足佛的功德。好,以上是勇健臂鳩槃荼王。
再看第九個無邊淨華眼鳩槃荼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長行,經文:「清無邊淨華眼鳩槃荼王,得開示不退轉大悲藏解脫門;」
不退轉的大悲心,我們一般說,它當然要有修學法,它不是光嘴巴講,我們熟知的七重因果的修學法,自他相換的修學法,都是讓你生起菩提心,當然它還要加上不退轉,不退轉當然必須要有現證空性的智慧,來相應於大悲心、菩提心,使這個大悲心、菩提心,不被煩惱所破壞的不退轉。當然還有一種不退轉是什麼呢?就是親近善知識,像《法華經》所講的甚深的緣起,在外緣上它讓你不退轉,比如說常常有人提醒你,常常有人對你規過勸善,常常有人跟你研討教法,或者是幫助你去演法,幫助你去做善法,幫助你一起共同來排除障礙,你有這樣的善友,你有這樣的良師益友,也是你不退轉的方式。總而言之你不退轉的方便愈多,愈有利於你不退轉。所以生活上,盡量要離開跟法不相應的緣,我們一般說不取行相,不取隨好。不取行相就是說,這些違法的境界,不去碰觸,不去跟它面對。乃至於心裡面,所有這些不如法的心念的時候,都如理如法的對治。請注意對治,是我剛才講的那種對治,不是有一個很堅強的敵人,他像石頭一樣的恐怖,你像雞蛋一樣的脆弱,不是那種對治。好,以上是一個,不退轉大悲藏解脫門。
那我們看第九個「無邊淨華眼鳩槃荼王」他的體悟「增長鳩槃荼王」怎麼複習他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偈頌,經文:「為欲安樂諸眾生,修習大悲無量劫,種種方便除眾苦,如是淨華之所見。」
淨華眼鳩槃荼王見到佛是很想安樂有情眾生,安樂有情眾生的方式是跟著他成長,或者是創造淨土來安置他,或者是引導他入涅槃,像《法華經》《化城喻品》裡面說,安置他去涅槃也是安樂。或是安置他到佛淨土也是安樂,或者是引導他去成佛也是給他安樂,反正安樂的方式要看眾生的根器。
「修習大悲無量劫」,都是跟佛的大悲心相應的,而這些的大悲心,都是佛無量劫來,相續而有的這樣的事業,而有的這樣的成就。那這個無量劫的相續的大悲心,使得佛現證空性的同時,又能夠同時入世俗,就是靠這樣大悲的心態。
「種種方便除眾苦」,因為所累積的經驗閱歷實在太多了,所以他能夠任運的生起各種善巧方便來利益有情。
「如是淨華之所見」這是無邊淨華眼鳩槃荼王的所見。好,以上是第九個。
那第十個是廣大面鳩槃荼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長行,經文:「廣大面鳩槃荼王,得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
「普現」在《法華經》裡面像法師功德品裡面,在第十九法師功德品裡面就講到說,一個身根清淨的菩薩,他就像鏡子一樣的身體琉璃,可以顯現十方的佛國土。憨山大師也曾經入過這樣的定,他說入這個定的時候,自己就好像一個大光明藏一樣,竟然十方世界發生的事情,都在自己所顯現的大光明藏去顯現出來。
廣大面鳩槃荼王,就證入這樣的境界,證入這樣的境界,或是出定的境界,或者是對大乘《法華經》有勝解,而夾帶的經文的勢力,三寶加被力量去顯現,顯現的時候,等於是代表著,他這個人是能夠融入有情的,是能夠收攝有情的,是能夠跟有情去相應的。那種證量讓他能夠對佛道更為勝進,定力更為深遠,更能夠入世利益有情,更能夠在安定的心情下,來攝受有情。
那第十個「增長鳩槃荼王」怎麼去複習「廣大面鳩槃荼王」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鳩槃荼王,偈頌,經文:「神通自在不思議,其身普現徧十方,而於一切無來去,此廣面王心所了。」
「神通自在不思議」是指佛神通自在不思議,可是菩薩也是隨順,佛的神通自在不思議,並不是說到佛才神通自在不思議,菩薩沒有。菩薩都有少許,或是多分或是更多分,或者是更多更多分的相應佛德,這叫做同類因果。就是說你要發財之前,你一定有發財的徵兆,你要開竅一定有開竅的徵兆。
所以佛「其身能夠普徧十方」,登地菩薩也可以做到,只是範圍小一點,二地範圍更大,三地更大,四地更大,五地更大,一直到第十地的時候,就接近於佛,換句話都有普徧應化的力量。
一切無來去,這是通達空性的形容,修學幻身也是一樣,修學幻身就是讓自己能夠脫離自我的愛執,能夠現出幻身來利益有情,而同時又進入勝義光明,同時進入勝義光明的時候,就是而於一切無來去。同時現證世俗,叫做其身普現徧十方,而同時現證空性,叫做而於一切無來去,這樣的修學,就是雙二諦現證,這樣不但能夠隨順法性,也能夠隨順緣起,這樣的利益有情,所建立的如幻如化的事業,隨有情需要而生,隨有情不需要而滅,當下生起,因緣所在當下生起,因緣沒有的時候,當下滅盡,為什麼能夠做這樣的幻變?因為他根本沒有體性,所以才能夠如斯這樣的幻變。
好,以上就是妙莊嚴鳩槃荼王到廣大面鳩槃荼王,他們所證悟的解脫門。而這些解脫門,都是佛德的某一分面相,都是他們在宿世的體悟。而從佛德的某一個面相去通達佛的各面相,這也是對佛最殊勝的學習,也是對個人最殊勝的增上。好,那我們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迴向。
上來這幾位鳩槃荼王,他們所得的解脫門,都告訴我們在日用平常的時候,我們都可以隨順來學。比如說隨順地生起悲心,隨順地來生起對有情的關愛,隨順地來生起對法義的了解,隨順地來通達世間的緣起。這些都能夠幫助我們,來脫困於世間的繫縛,以及成就世間的功德。而佛德慢慢的相應,也有助於我們在淨土的增上,迅速的成佛,並且把這功德迴向往生,迴向佛果的圓成,迴向利樂有情。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