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第48集 稱揚讚德之時分天
諸位善知識,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的講座。唯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讓我們對本品有殊勝的了解,作為瘟疫的止息,正法的流通,佛菩薩的加被,乃至於世道瑕昌,國泰民安,法輪常轉。在開始之前,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及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得到諸方的擁護,我們正式的進入到稱揚佛德。稱揚佛德的部分,有所謂的有情世間主,器世間主跟正覺世間主,有情世間主就是這些天王。這些天王從色界的第四禪天,一直到現在欲界的第三天的夜摩天(時分天),以上是這次的進度。看到課本的三十三頁,時分天就是夜摩天,一般說地居天就是四王天跟忉利天,就是他還是在地上居的;到夜摩天叫空居天,空居天就是他們在虛空安住的,可見他們的定力越來越高,他的心不是往下沉的,心是往上拉的。在《楞嚴經》裡面說理智強的人,他的心是上揚的,就是人是有志氣的,整個身是飽滿的;煩惱很重、慾望很重的人,心是下沉的,人是感覺到沉重的。所以禪定就是人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慾望對治的,整個人好像上揚的,心志是上揚的。夜摩天就是空居天的第一天,之後是兜率天、化樂天跟他化自在天。
「時分天」就是講每一個時分,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快樂,就像時間自由的人,他就會享受他人生的快樂,早上出去散散步、運動運動,之後到圖書館去喝喝茶,看看報紙、看看書,然後中午吃飽飯,下午去打打網球,晚上跟好朋友聚會,所以他有他每一階段的享受。但是這種享樂坦白講都是很粗糙的,比起夜摩天每一個階段的享受,他細膩多了!從天道來看人的時候,人就像在廁所、像豬在豬圈一樣,沒有什麼快樂可言。
所以上層天看下層,是這種感覺,這個時分天裡面,有很多的天眾來,天王也很多,眼前有十個天王,來讚歎釋迦牟尼佛的恩德。他們都是久遠劫跟著釋迦牟尼佛一起來共同學習佛法,或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同儕,或者眷屬,或者學生。那佛成佛以後他們一起到菩提樹下來稱揚讚歎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並祈請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能夠宣揚正法,利樂有情。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長行,經文:「復次,時分天王,得發起一切眾生善根令永離憂惱解脫門;」
這十個天王分別是第一個天王,在三十三頁,第一個天王就是「時分天王」,他能夠發起一切眾生的善根。
「一切眾生的善根」,所謂的善根就是對正法的體悟,這種善根能夠永離憂惱,當然這種善根是不容易的。我們一般的善根,要能夠脫離這種憂惱不容易的,他要修學對治煩惱的正法,還要修學空性的正法,這種遠離憂惱,像小乘人也可以遠離憂惱,大乘人也遠離憂惱,大乘人遠離的憂惱是究竟的遠離。遠離憂惱裡面,包括遠離自己的憂惱,自己的憂惱當然是遠離煩惱業的繫縛憂惱;去利益有情的時候遠離憂惱,就是你不知道該怎麼度他,這種憂惱是沒有的。不管您夾帶著各種的善緣,你自己所顯現的能力,還有你對時節因緣的觀察,都非常殊勝,所以你不會有這種憂惱。當然悲心感覺到有情都不進步,感覺到有情退轉,這種憂惱還是有的,但是你有能力度他,你不會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憂惱在菩薩是沒有的。以上是時分天王,他能夠得到這種解脫門,就是能夠發起一切眾生的善根,而且讓有情永遠離開憂惱。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偈頌,經文:「爾時,時分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時分天眾而說頌言:「佛於無量久遠劫,已竭世間憂惱海,廣闢離塵清淨道,永耀眾生智慧燈。」
接著我們來看課本的三十四頁,他以偈頌的方式來複習他剛才對佛的稱讚,以及他的體悟。
「時分天王」成佛的威神力,他來觀一切的時分天眾,這裡面包括十個天王,以及他各種的時分天王。十個天王作代表來講話,還有天王所帶來的眷屬,他怎麼說呢?
「佛以無量久遠劫」,可見這個佛特別是指釋迦牟尼佛。久遠劫,就是像法華經來講,釋迦牟尼佛成佛是久遠劫,那個久遠劫是離開你的想像力的久遠劫。他已經在久遠劫的時候,就看到佛是怎麼樣的來成就的,更何況這個久遠劫來跟隨。久遠劫以前成為伴侶,成為眷屬,成為學生,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到久遠劫前釋迦牟尼佛成佛。一直到累劫來相伴,到眼前釋迦牟尼佛成佛,你想想看釋迦牟尼佛跟這些人結這麼深的緣。難怪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只有釋迦牟尼佛有辦法在五濁惡世利益有情,獨得十方諸佛的讚歎。
他看到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劫以前「已竭世間憂惱海」世間的憂惱海,就憂愁像海這麼多。真的,我們人的憂愁很多的,出路的問題,孩子的升學問題,教育的問題,乃至於自己,碰到逆境的時候,不曉得該怎麼辦?困境的時候,那種憂惱對輪迴的恐怖的憂惱,修學正法根本修學無成的憂惱。這些憂惱都能夠透過你,聞思修的這種教法,都能夠慢慢的對治這些憂惱。還有對有情的憂惱,你也慢慢能夠對治,因為度他的能力已經起來了,這個憂惱海已經枯竭了就是沒有憂惱了。
「廣闢離塵清淨道」這個廣闢離塵清淨道,就是自己修學正法的清淨道廣闢,就是說我有很多善巧方便來修學成佛的方法。還有我也廣闢各種清淨道,幫助有情成佛,各種的佛行事業,讓他們聞思修,讓他們承擔,讓他們歷煉,在苦難中讓他們成長。在順境當中,讓他們有道糧來修學佛法,就廣闢離塵清淨道,讓有情眾生得到成就,所以有情眾生成佛的時候,他會觀察,他發覺到諸佛菩薩,對他的恩德實在太大了。就是廣闢離塵清淨道,所以阿難尊者才會讚歎佛,就是不願意離開佛,這個太殊勝了。那像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圓寂的時候,這個一大堆證果的比丘,都示現涅槃跟著佛走了。因為他們留在這個世間,他們覺得釋迦牟尼佛在,他們留的意義才有,釋迦牟尼佛不在的時候,他們覺得他們留下來的意義是沒有的。
就像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弟子們覺得留在魯國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願意跟著孔子去周遊列國。可是周遊列國餐風宿露,很多的危險在前面,這些弟子們都不會怕的,跟著孔子才是他們人生的意義所在。所以他們會後面成為菩薩,要來利益有情的時候,一方面是感念眾生的恩德,沒有眾生的苦難,他沒有辦法生起悲心。沒有眾生的貧窮,他沒有辦法生起布施,沒有眾生的惡業,他不會警惕自己修學持戒。沒有眾生的惱害他不會生起忍辱,沒有眾生的懈怠,他不會精進的做很多的佛行事業去利益他們。所以所有的成就都是靠著眾生,靠著諸佛的教誨,所以當然他會一定好好的去利益有情。尤其他跟佛承擔,他要去利益有情的時候,他更不會隨便的退轉,或者說根本不可能退轉。好,以上是第一個,當然這些離塵清淨道是什麼?
就是「永耀眾生的智慧燈」這些離塵的清淨道幫助有情,走上離開煩惱業繫縛的,這種就形容像智慧燈,好比在黑暗當中,不曉得路在哪裡?忽然有個燈照亮,他知道路在哪裡,這個離塵清淨道,就是苦海的明燈,就是在這種黑暗當中的燈塔,讓有情知道,解脫的道路。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長行,經文:「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脫門;」
第二個我們來看三十三頁的妙光天王。這個「妙光天王」成為能入「一切境界」成為所入,一切境界當然是很多的。包括很多道理要怎麼入進去,這個要怎麼懂進去,那是不容易的,聽課都聽不懂,還懂進去。還有思維,你要從正向的思維,反向的思維,橫向的思維,這種各種立因的思維,去通達這樣的道理,能入這個道理的境界。這個境界包括道理的,還有這些苦難的境界,你要怎麼入進去?你要怎麼跟這些苦難人相處,貧窮的境界,邪門的境界,可惡的這個世界,黑社會的境界。乃至於天道的境界,那些享福的眾生根本在享福當中,他根本就不要修學正法的,你怎麼進入這個境界來拉拔他們?就好像說我們現在在推展,那些正法的事業的時候,面對這些科技產品3C產品,橫行一大堆五花八門的享樂事情,在網路上流通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入這些境界?把這些沉迷的有情眾生拔出來,讓他們好好的醒覺人生,讓他們走向一條有意義人生的大道,這件事情談何容易。好,以上是三十三頁的「妙光天王」他成為能入,一切境界成為所入。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偈頌,經文:「如來法身甚廣大,十方邊際不可得,一切方便無限量,妙光明天智能入。」
三十四頁「時分天王」來複習這個「妙方天王」他的體會叫做「如來法身甚廣大,十方邊際不可得,一切方便無限量,妙光明天智能入」
「如來法身甚廣大」一切法成為所知,佛成為能知,如來所證悟的法,非常的廣大,看不到邊的,為什麼看不到邊?因為他所證悟的法,不但是這個各類領域的知識,還包括說過去的,現在的,以及未來人類的發展的,有情發展的各種的理論,佛要度他們的時候都要成為通達者,才有辦法把他們攝受進來。
這樣的法「十方邊際不可得」就是太多太多了找不到邊了,因為各類理論的發展,可以多到讓你難以想像。像我們現在的科技知識,很多的理論的發展,每天可以出一本厚厚的書,那個發展推演起來,發展起來太多了。當然一定要有善巧的陀羅尼去通達,他叫做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佛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他的陀羅尼他可以對世間是成為所知,他成為能知。
「一切方便無限量」佛的方便是讓你難以想像的,沒有可限制的,沒有可量度的,叫不可思議的。我們也勉勵自己,是一個能接受的人,這些道理是成為所接受。所以孔子他也認為,他自己是一個好學者,他也讚歎顔回是一個好學者,好學是一個非常重要,叫做能入,這些聖者的境界成為所入。但是在廣博的學習,這些知識的領域,你一定要有你核心的價值,核心的價值就是出離心,菩提心跟空性的正見。還有你是一個想要創造淨土去利益有情的人,你一定要抱著這種核心思想,這個中心的思想來攝持這些學問,來做利益有情的緣起。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長行,經文:「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得滅除一切患大悲輪解脫門;」
我們來看第三個叫做「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得滅除一切患大悲輪解脫門;」「滅除一切患」成為所滅「大悲輪」成為能滅,一切患這些患,包括這些有情很多的這些思維的混亂,是他人生的過患。或者是他所造的這些惡業,是他人生的過患,或者這些競爭的世界,戰爭的世界。這個慾望倾軋的世界,對立的世界,各種不同的主義對立的世間,是人類的過患。那人類的過患裡面還包括說,墮落的過患,輪迴的過患,這麼多的過患要怎麼去滅除它?能滅除的一定是智慧,一定是各種的陀羅尼,這裡為什麼講大悲輪?因為大悲輪就是你的腦袋裡面,不斷的串習大悲心的法義,讓你生起大悲心。
大悲心是初重要,中重要,後重要,他所謂的初重要是說,你沒有這個大悲心,你不會去攝持菩薩的廣大行跟諸多的甚深見,為什麼?因為大悲心就是這使命感,你沒有這個使命感,你不會學這麼多。然後去承擔這麼多,去廣利這些利益有情的事業,或者成為政治人物,或者成為各行各業的領導人,或者成為鬼神等等。各種的陀羅尼,能滅除的就是這個大悲輪初重要,中重要是大悲一樣大悲,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你走不下去的障礙,你必須要靠著這個大悲心,跨越這種障礙,這個很難的。後重要,就成佛以後依然是大悲輪在運轉,依然發揮佛果的大用,依然要靠大悲心去運轉。所以大悲心是初重要,中重要,後重要,很多的論典都是禮讚大悲門,像《入中論》就是禮讚大悲門,還有《修心七義論》也是禮讚大悲門,禮讚大悲門的理由,就是這樣的。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偈頌,經文:「生老病死憂悲苦,逼迫世間無暫歇,大師哀愍誓悉除,無盡慧光能覺了。」
我們來看第三個偈頌,就是「時分天王」他如何複習「無盡慧功德幢天王」的體悟呢?叫做「生老病死憂悲苦,逼迫世間無暫歇,大師哀愍誓悉除,無盡慧光能覺了」
「無盡慧光」這個天王他是怎麼樣的來體會佛德呢?就是生老病死憂悲苦,這個人生的痛苦,其實人生有很多的快樂,可是這些快樂變化的時候,會讓人產生憂悲。比如說死了親人,死了父母,或死了子女或者事業沒有接班人,或者是戰亂讓你的所有的福報都被摧壞。那種憂悲,壞苦,快樂變壞以後的痛苦,比苦苦有時候更苦,生老病死就是這個苦苦。所有世間痛苦固然是苦,快樂也會導向這種,所以看到每一個眾生,要看到他們的痛苦,有些痛苦是已經起現行,有些痛苦是還沒起現行,危機都在很可怕的。
「逼迫世間無暫歇」它沒有停止的,生苦完了以後就變成病苦,病苦完了以後變成老苦,隨著老苦後面是死苦。或者是在青年過程當中,有很多的憂悲,有志難伸,遭逢各種的困頓艱難,或者是美好的事業被摧壞等等。或者被這些有情所傷害,這些苦都是沒有間歇的一個一個來的,中間有喘息的機會,妄生快樂的感覺,這就是有情眾生很有趣的。就好像這個鹿被獅子追,結果追不到的時候,鹿就生快樂的感覺,就在那裡悠遊,可是牠沒有想到第二天還是有其他老虎的攻擊。老虎攻擊不到的時候鹿又悠遊過牠的日子,牠沒有想到第三天還有豹的攻擊,總有一天不小心就被蛇纏住咬死了。你看這種痛苦的逼迫,一層一層來的時候,有情眾生有沒有想到,這個苦吃不到,這個苦繫縛不到你的時候,下一個苦就繫縛你。每天都在度過危機,就像我們玩那個電動玩具一樣,每一關都驚險的過到最後一關的時候就被吃掉了。有情就長成這個樣子,所以玩電玩的人,有沒有做這樣的覺受?人生就像這麼可怕一樣的。
「大師哀愍誓悉除」大師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他看到釋迦牟尼佛就是哀愍。哀愍就是大悲心一直不斷的運轉,一直不斷的運轉把他內心裡邊退墮的心輾壓,提不起勁的心輾壓。所以那個大悲心就是要自己鼓勵自己,自己給自己打氣,自己給自己振作,我們老是希望別人給我打氣,別人來鼓勵我,別人來幫我振作。其實最重要是自己有沒有大悲心,來警惕自己,大悲輪來輾壓自己想要退轉的煩惱,懈怠的煩惱,乃至於提不勁的煩惱,都要靠大悲輪去輾平這些煩惱。
「大師哀愍誓悉除」就是以發誓的方式要除掉有情,這些的痛苦。那個誓願跟我希望是不一樣,我們一般說十善業跟戒律,戒律也是來斷惡修善,十善業也是斷惡修善,那幹嘛還要持戒呢?我就好好的行十善業,不是就好嘛?持戒的目的,就是以誓願的方式必須達成,格外的有力,又在三寶前許諾,所以又得到諸佛菩薩的加被。那當然這個戒律的功德,比世間斷惡修善的功德多太多了,真的難以想像,這就是誓願。
「無盡慧光能覺了」這個無盡慧功德幢天王能夠覺了,佛長遠劫就是這樣幹的,就他看到典範。你知道心理學裡面講,有些這個人世間,他知道要這樣做,這樣做的時候,有時候是因為他以現量的方式,他看過。比如說過去這個貴族子弟,當他父親過世的時候,比如說像孟莊子,來繼承孟獻子家業的時候,他很快的能夠進入狀況,為什麼?因為他爸爸孟獻子的這些能耐,都是他現量看到的,所以你不要小看那種現量的功德。他有辦法用這個現量成為因,來振作自己來醒覺自己,來提拔自己,來增上自己。所以我們對我們家自己的孩子們,最好的教育就是你做給他看,你的種種的表現變成他現量觀察的境界,對他後面的人格產生最殊勝健全的影響。所以我在這個發心的過程裡面,我看到發心的家長,他對後代子弟都有加被的功能的。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長行,經文:「善化端嚴天王,得了知三世一切眾生心解脫門;」
第四個,叫做「善化端嚴天王,得了知三世一切眾生心解脫門。」
「三世一切眾生心」,過去古人的心、現在人的心和未來的人心差別太大,你看現在的年輕人,跟父母親、祖父母的思想落差有多大!你不能拿古代的方法,古代的了解,來了解現在,你也不可能從現代去了解未來,所以這了知要用比量通達,不斷的放空自己來作觀察,慢慢的你能夠任運的知道,過去是一個什麼樣的歷史源流,對現在是什麼影響,以現在為因對未來是有什麼樣的影響,此時合情合理的推理才會成立,否則都會用過去來批評現在,用現在來否定未來。但是不管你怎麼批評,怎麼否定,都是沒有用的,你只能隨順,你只能了解,你只能深入,才能夠運轉你的智慧,運轉你的悲心,在這時代裡面做出貢獻。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偈頌,經文:「佛如幻智無所礙,於三世法悉明達,普入眾生心行中,此善化天之境界。」
那我們來看偈頌「時分天王」他怎麼來複習「善化端嚴天王」的,第四個叫做「佛如幻智無所礙,於三世法悉明達,普入眾生心行中,此善化天之境界。」
善化天什麼境界呢?「佛的如幻智無所礙」,如幻智就是這些智慧都是條件的生起,什麼條件呢?比如說佛的智慧,碰到這個環境就知道要這樣做,碰到這個人他就知道要這樣做,碰到這個時代他就知道要這樣隨順,這就叫做如幻。而且這些都是條件的生起,隨順眼前的變化這種能耐,我們因為都是自性見,所以沒有辦法走出我們的困局和象牙塔,沒辦法走出我們的泥淖。佛的如幻智是沒有障礙的,在過去他沒有障礙的走到現在,現在沒有障礙的走到未來;此處沒有障礙的走到他處,人道沒有障礙的走入天道,沒有障礙的走入三途,這個不得了!不簡單!這種能耐需要我們現在好好去訓練。
「於三世法悉明達」對過去,現在,未來都非常的清楚明白通達。
「普入眾生心行中」就是能夠打動眾生的心,不管他的演講都能夠打入眾生的心,做出什麼樣的事業,都能夠讓有情眾生有深刻的體悟。這個「此善化天之境界」善化天他對佛有這樣的通達,以上是第四個。
你看他們通達佛的各種的面相,你一定要成為佛的知音,才成為成佛的善巧。就像顏回是孔子的知音,所以他才成為大聖的善巧,所以論語才會說不踐跡,亦不入於聖人之室。你進入他的軌跡去了解他,你才能夠通盤的成就他的內證。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長行,經文:「總持大光明天王,得陀羅尼門光明憶持一切法無忘失解脫門;」
第五個,叫做「總持大光明天王」他得到什麼境界?「得陀羅尼門光明憶持一切法無忘失解脫門。」
你看他得了很多的陀羅尼,這些陀羅尼都是光明,光明就是他能夠破內心的暗相,破內心的愚癡,這種陀羅尼是什麼?叫做「憶持一切法無忘失」。之前說過憶持,憶持就是要不斷的去複習、去串習所學的,透過聽、透過講,像子夏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這叫做憶持。
好學是不斷地去複習以前,知新而且知複習,這個憶持的能力就非常強大了!可以幫助我們防止老化或者是防止老人癡呆症,不但腦袋運轉,心力強盛,口也能夠做正法的宣說,憶持的能力都很大。在坐上修的時候,我也才知道要修什麼,在歷緣對境修的時候,我也才知道要用什麼法,來入這個境界,在有情需要的時候,我才知道用什麼法去利益他,這都要靠我憶持。否則我這裡也忘,那裡也忘,我坐上修也忘,我歷緣對境修也忘,碰到他我用什麼法我也忘記了,請問你還能發揮什麼功能?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諸天眾,欲界天,時分天,偈頌,經文:「總持邊際不可得,辯才大海亦無盡,能轉清淨妙法輪,此是大光之解脫。」
第五個天王「時分天王」怎麼複習他呢?請看三十四頁,叫做「總持邊際不可得,辯才大海亦無盡,能轉清淨妙法輪,此是大光之解脫。」
這個總持是講大光明天,他叫做「總持,邊際不可得」,為什麼名號叫做總持?就是他有攝別人的能耐,這個攝人的能耐很重要,比如說你去學東西的時候,人家的東西你都可以攝過來變成你的,叫總持邊際不可得,越學越多,越學越廣,你要看到它內涵的邊際你看不到。
「辯才大海亦無盡」,以智慧為本質的辯才,也像大海一樣看不盡。
「能轉清淨妙法輪」這樣以智慧為本質的辯才,就能夠這個轉法輪,而且轉法輪當中,有能力輾平眾生的煩惱,讓眾生找到出路的清淨。
「這是大光之解脫」,這個大光明就是總持大光明天王,他在這一方面是沒有障礙的。
好,上來我們來講了五個「時分天王」對佛的體悟,而且成為自己的內證,自己的受用,自己的成長,乃至於自己發揮的功能。原來人生的學習,就是要這樣的學習,碰到高人的學習,乃至於把他的觀念、他的思想、他的能耐攝過來的學習,甚至是自己在歷緣對境上發揮的學習,都讓你成為有天王們這些的能耐,有諸佛的能耐,這也是《華嚴經》最殊勝的義趣。
結語及迴向
我們來做迴向,有人在說讀《華嚴經》有什麼用?要知道發菩提心裡面,最後就是要以佛果為我的好樂!《華嚴經》都在講佛的功德,它不是幫助你生起菩提心嗎?所以《華嚴經》的貢獻實在太大,佛的富貴原來長成這樣子!如果沒有生起羨慕佛果的心,怎麼生起菩提心?好,我們把這功德迴向往生,向佛果的圓成,迴向天災人禍的止息,迴向這些瘟疫蔓延的對治,我們心想事成,法喜充滿,光壽無量。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