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留言
寫筆記
信息通知
佛學優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昇降排序
諸位學會的蓮友大德同修,以及有緣的善知識們。在這段疫情當中,我們沒有辦法聚會共修、研學,我們可以在線上互相交流,我們這個課程特別以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來作為緣起。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61課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61):稱揚讚德之龍王

諸位善知識,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講座。惟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讓我們對所修的法義有殊勝的了解。以佛果為所願境,下手來做菩薩行的廣學,思維,辯證,分析,抉擇,討論,以及付諸實踐。將這功德來迴向往生,迴向佛果圓成,眼前能夠對治這些天災人禍。止息這些人世間的種種恩怨,瘟疫的橫行,讓人心向善,世道遐昌,國泰民安,法輪常轉。大家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在開始之前,我們先恭誦本師名號三聲及開經偈,作為研學殊勝緣起。

上來我們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得到諸方的擁護,有所謂的有情世間主,器世間主跟正覺世間主。我們目前的部分是有情世間主,這些禪定的天王,欲界的天王都已經說了。現在講天龍八部,目前的進度在「龍王」。

龍王,《法華經》裡面有講到娑竭羅龍王的女兒,龍女八歲成佛在提婆達多品裡面,會讓人很震撼,文殊菩薩的教法這麼殊勝。《法華經》的功德,這麼樣的不可思議,眼前我們來看這龍王,這些龍王過去生中,追隨釋迦牟尼佛的學習,成長而成就。眼前是怎麼來「稱揚讚歎」釋迦牟尼佛的佛德?他們稱揚讚歎釋迦牟尼佛的佛德,並不是只是在旁邊稱揚讚歎,而是把自己投身進去佛德的學習。所以他這種稱揚讚歎,是一種見賢思齊的稱揚讚歎。這種見賢思齊的稱揚讚歎,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第二的稱讚如來。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長文,經文:「復次,毗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脫門;」

「毗樓博叉」就是廣目,這是西方廣目天王所攝的龍王,其中「毗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脫門」。龍有很多的痛苦,龍的痛苦是他們的龍子龍孫會被金翅鳥王所吃;還有龍身上的龍鱗裡面,有很多的寄生蟲,讓他們非常的受不了,會在沙灘上摩擦,讓蟲不要去騷擾他,在摩擦當中也產生皮膚上很大的痛苦;還有他們在行淫的時候,龍會變成蛇身;龍也有一些災難,比如說,其他道來傷害,鬼神之間互相都會有傷害甚至作戰。所以總而言之,畜生道的龍,或者是阿修羅的龍,其實都在輪迴所攝當中受苦。

這些龍的苦要怎麼去消滅呢?就是要透過輪迴的痛苦觀察,透過煩惱熾盛的過患,做這些道理的宣說。乃至於帶他們修學正法,就像龍樹菩薩在〈提婆達多品〉裡面說,文殊菩薩就在大海龍宮裡面說法,一定要有菩薩的坐鎮。所以他怎麼消滅痛苦?比如說請求菩薩來說法,或者是他成為菩薩說法,才有辦法消去。消滅這些自然苦,就是在龍趣裡面,像大火燎原這麼熾然,煩惱這麼熾盛的那種痛苦。他們煩惱起來的時候,是壓不住的,怎麼樣都壓不住他煩惱,就像人在起來躁動的時候,跑啊!跳啊!叫啊!都壓不住他煩惱,龍起煩惱的時候,就像這樣。

而且龍在發威的時候,比如說有的龍在興雲布雨的時候,他下過頭了,就是他那種憤慨、憤怒!就像畜生憤怒起來,那西班牙鬥牛士想辦法讓牛憤怒起來,失去理智,在紅色的布戲弄之中,再把牛殺了。再來看龍憤怒起來更恐怖,天昏地暗的,所以要想到這些有情的痛苦,真的很可憐,像森林大火一樣難以澆熄,所以一定要有菩薩來坐鎮來演法。甚至裡面要有龍王,像人王一樣來治理他們,成為在太平盛世的人。你看以前古書上面說,太平盛世的人叫做比屋而封,就是每一個都成為善人。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叫做比屋而誅,每一個都是這種兇狠的強盜,小偷,可見教化是非常重要。所以這個消滅,跟這些龍王成為菩薩有關,或是宣揚教法有關,或是請菩薩來說法有關。就像娑竭龍王,請文殊菩薩到龍宮去說法有關。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偈頌,經文:「爾時,毗樓博叉龍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諸龍眾已,即說頌言:「汝觀如來法常爾,一切眾生咸利益,能以大慈哀愍力,拔彼畏塗淪墜者。」

「如來法常爾」,是什麼呢?就是有情痛苦時,苦因苦果的正對治。如來的法就是任運的相應滅道二諦,滅道二諦的滅,就是苦因苦果的滅。道就是苦因之滅,苦因之滅才有苦因苦果之滅,佛法隨順相應這個道理,這是法常爾。

「一切眾生咸利益」,不管佛講到什麼,講到五戒十善,講到這些世間的倫常,像孔子一樣,或者講到出世的修學法,都能夠利益有情。而且這咸利益當中,還要有《四十二章經》裡面說的,叫做中邊皆甜。什麼叫中邊皆甜?就是要隨順被佛引入門,從這個基礎的佛法,引入到大乘,引入到一佛乘,這才是真正的咸利益。

這才是真正的暢佛本懷,才能夠讓佛引導到成佛,才能真的讓佛的「大慈哀愍力」完全發揮,否則的話,佛的大慈哀愍力只有發揮少部分,他真正要給眾生是成佛的安樂,結果我們只有得到人天的安樂,請問他大慈哀愍力,有沒有發揮到究竟呢?沒有!你被他引導到成佛的時候,他的大慈哀愍力,才究竟的發揮。他究竟發揮他的大慈哀愍力,才叫做徹底的暢佛本懷。而這樣的人,比如說唯有被佛培養起來的,再來承擔佛行事業,力量才會愈來愈強。因緣才會愈來愈殊勝,範圍才會愈來愈廣。

所以才叫做「拔彼畏塗淪墜者」,拔這些苦難的有情,畏就是三塗的恐怖,畏塗就是三塗(很恐怖的三塗)。「淪墜者」,淪就是淪落下墜,這些苦難的有情,要靠展轉轉法輪,這些學法的人要團結起來,要形成一股的力量。就像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苦難的印度,要改變印度,他一定要成立僧團,帶動風氣組成團隊,培養人才四方遊化。他才可以有辦法把風氣轉變,一定是這樣的。好,以上是第一個,叫做毗樓博叉龍王他的體悟。

第二個叫做娑竭羅龍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長文,經文:「娑竭羅龍王,得一念中轉自龍形示現無量眾生身解脫門;」

「娑竭羅」就是海龍王。「得一念中轉自龍形」就是一念中就把龍形轉變。「示現無量眾生身解脫門」,轉變自身要怎麼轉變?比如說修學佛慢想,觀想自己是佛身、是菩薩身,要從這裡開始轉變;又好比我們想像自己是一個社會有用的人,給自己打滿精神,給自己充足士氣,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希望,就是在轉變自身的形。

所以你看修行人,會愈來愈神清氣朗,愈來愈長相殊勝。你看弘一大師,以前是風流倜儻的李叔同,後面是出家的弘一大師,你看他相貌差多少!所以你要有大轉變之前,你一定要先有小轉變,比如說刻薄寡恩之相,變成厚福之相,尖酸刻薄之相,變成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的溫厚之相,一定會先有變化。再來像在禪定當中修佛慢想,來轉變自己。這些都不做,怎麼可能去轉變什麼龍形?

再來修五戒十善,將來轉變成殊勝的增上身,或者是從修大乘法裡面,轉變成菩薩身。都要不斷地練那個轉變之道,才有辦法在成為聖者的時候,可以轉變成各種形。這些都不去做修學的時候,後面的轉變當然不可能,都被業所繫縛,牢牢的不可破。

轉變龍形示現無量眾生身,就是你還可以依著你的大悲心,示現他可以接受你的那個身來度化他。但是第一步,你要先懂得轉變你自己,被業所繫縛的身,第二步你才能夠隨緣示現他所需要的身。你如果被業都所繫縛的,你怎麼可能發起悲心,來示現他所需要的身。你自己都被業所繫縛,你自己都不能轉變,你還怎麼會可能轉變成他所需要的身,怎麼可能呢?

像密法裡面,修學幻身也是一樣,把自己就算這個業報身,都可以另外修一個幻身。那我們像夢中裡面,有一種修學法,叫做睡夢的修學法。睡夢的修學法,就是你要睡覺之前做種種的觀修。在夢中的你竟然是一個相好光明,竟然是一個能夠有各種的能力,去利益有情的人。就像了凡先生講的,夢幢幡寶蓋,夢見聖人,夢吐黑霧,就是在夢中轉變,醒來的時候,在個性轉變,相貌轉變。在臨命終的時候,從這個業報身,脫胎成淨土的法性身,你一定要做這種訓練。這種訓練都不訓練,你怎麼可能會,會被示現為眾生所需要的身。

那我們來看「毗樓博叉龍王」怎麼複習「娑竭羅龍王」的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偈頌,經文:「一切眾生種種別,於一毛端皆示現,神通變化滿世間,娑竭如是觀於佛。」

「一切眾生種種別」,那個別就是有太多的別,風俗的別,個性的別,形貌的別,嗜好的別,欲望的別,根器的別,太多別了!

「於一毛端皆示現」,身體是可以顯現的,就好像那個入光明藏一樣。

「神通變化滿世間」,這些神通變化都跟你的能力有關,都跟你的陀羅尼有關。所以因地當中,這些能力(陀羅尼)都要學的。但是要先回歸基本面,什麼叫回歸基本面?要先把佛行事業裡面的,這些增上身的修學法,乃至於六度的修學法,在你的身心相續上,要能夠好樂,相應。你再來學這些種種的陀羅尼還不遲,否則的話大道以歧路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我們再看第三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長文,經文:「雲音幢龍王,得於一切諸有趣中以清淨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脫門;」

雲音幢龍王在諸趣中,就是不管你是輪迴各趣的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不管你在哪一趣當中,他能夠「以清淨音來說佛的無邊名號海」。

佛的無邊名號海,第一種的講法是說,佛的這些各種名號,以這十個通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來攝盡佛的德能,廣開就有佛無量無邊的德能。而每一個德能都可以安立一個名號,並且觀待他的作用安立名號。所以佛的名號,就可以無量無邊,這叫做無邊名號海。無邊名號海,來召佛無邊的佛德,就像調御丈夫,他是佛的某一面向;天人師是佛的某一面向。調御丈夫是說,調伏煩惱他最殊勝;天人師是說能夠在天人當中,成為最殊勝的上師。從某一個面向來說佛德,不同的佛德安立不同的名言。所以可以說是無邊海,無邊名號海就可以把佛德說盡,成為有情的皈依處,成為有情的嚮往處,成為有情的成就處,這第一個。

第二種講法是說,無邊佛的無邊名號海,是把各種的佛都顯現出來。像《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第九的念佛品就舉出很多的佛,讓有情都能夠認識這些佛,由這些佛來攝受,這叫做無邊名號海。

第三個,無邊名號海是指什麼呢?就像釋迦牟尼佛累劫度化眾生,示現各種成佛,而且還分身出去。比如說,他從無量劫來示現成佛的數目,已經數不清,每一尊佛也給分身出去的佛又數不清,那叫做無邊名號海。因為都觀待他不同的作用,而安立不同的名號。比如說此處叫釋迦牟尼佛,可能彼處叫做光明佛,可能彼處叫做梵音佛,那個名號就無邊名號海。可以彰顯出佛德的各種作用,利益眾生的各種變化。好,以上是第三個。

那我們來看第三個,就是「毗樓博叉龍王」怎麼複習「雲音幢龍王」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偈頌,經文:「佛以神通無限力,廣演名號等眾生,隨其所樂普使聞,如是雲音能悟解。」

「神通無限力」,無限力就是不會被限制,為什麼不會被限制呢?因為佛的兩面向,一面向就是通達甚深的緣起,一面向是通達甚深的空性。而這些甚深的緣起當中,都是他所隨順的,容易通達的,容易了解的,容易在這緣起當中起作用的。所以這種神通是無限的,夾帶不可思議的福報,以及他通達緣起的能力,所現起的神通,當然是無限的。

「廣演名號等眾生」,就是名號多到跟眾生一樣多,眾生有多少,佛的名號就有多少,觀待一個眾生,可以顯示一尊佛來利益他,而這樣作為安立一個名號,沒有眾生是佛度不了的,佛可以成為他殊勝的外緣。但是眾生不被佛度,那就沒有辦法了!佛,你毀謗他,他一樣度得了你;你讚歎他,他一樣度得了你。你根本跟他無關,不理他的時候,他就度不到你。所以《法華經》上》〈常不輕菩薩品〉裡面,比如說對於那些過去毀謗他的人。常不輕菩薩雖然這些人,毀謗常不輕菩薩墮入地獄,可是都在常不輕菩薩攝受當中。經過累劫的攝受,終於讓他們在法華會上大家又見面,成為佛的上首菩薩。

所以「隨其所樂普使聞」,就是眾生喜歡跟哪一類人交往,佛就示現那一類的聖者。比如說像孔子,就以中國人的形象,以春秋的生活型態,以在周禮下過生活的人,來度當時這樣風俗的人,就是隨其所樂普使聞。然後再宣說他們所懂的教法,循循善誘,讓他們成為人才,慢慢的增上,從世間走到性與天道。好,以上就是毗樓博叉天王,來複習雲音幢龍王。

第四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長行,經文:「焰口龍王,得普現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

「無邊佛世界」被顯現,還可以「建立差別解脫門」,極樂世界的解脫門,跟娑婆世界的解脫門,通通不一樣。極樂世界的解脫門,他們在那個環境裡面很快樂的修學,而娑婆世界是在苦難中成長,他們各有解脫。舉例來說,極樂世界不必在貧窮中得解脫,因為極樂世界每一個都非常的富有,也不必在卑賤中得解脫,因為他們每一個都很高貴。但娑婆世界要,極樂世界不必在忍辱中得解脫,受辱中得解脫,娑婆世界要。所以各有他的解脫的方式不同,而且入道有多門,香積國是從鼻根來入,娑婆世界從耳根來入,有的是從眼根來入,入道的方式都不同。

那我們來看第四個「毗樓博叉龍王」怎麼複習「焰口龍王」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偈頌,經文:「無量無邊國土眾,佛能令入一毛孔,如來安坐彼會中,此焰口龍之所見。」

就是原來我怎麼入?我就是這個解脫門,我把你攝過來,我來成就你的解脫。換句話說,我的毛孔就可以把你攝過來,就像我們家裡面的這些電子設備,可以把遠方世界的事情攝過來了解,甚至可以跟遠方的人,透過科技的設備,他如在目前跟他對話,這就是收攝過來的道理。佛也有辦法收攝有情眾生在眼前來利益他,就像文殊菩薩在攝受寂天論師,攝受月稱論師,攝受宗喀巴大師一樣。不管文殊菩薩在上方多遠的世界,眼前都能顯現在弟子的面前攝受他。同樣的,這個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在四十八願裡面說要攝受他方的有情眾生,也可以這樣的攝受。

好,第五個「焰龍王」他怎麼樣「稱揚佛德」呢?焰眼龍王就是眼睛會噴火的龍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長行,經文:「焰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

「一切眾生瞋癡蓋纏」,這裡面的蓋跟纏它是不同的面向,蓋就是說有這些煩惱,會讓你沒有辦法做觀修,沒有辦法做覺察,它就是像蓋一樣。蓋就像什麼呢?比如說,釣魚,釣上來放在竹籠裡面,把竹籠的口關上去蓋起來,牠就跑不出來,抓蛇也是一樣,獵物在裡面爬不出來。蓋就是覺照、覺察的能力起不來,煩惱就像蓋一樣。煩惱也像纏一樣,纏就是剪不斷,理還亂,有煩惱就被煩惱纏住,整個人情緒失控,心情不愉快。比如說,在戀愛當中被愛所纏住,上課心神不寧,沒有覺察的能力,沒有觀修的能力,又蓋又纏。

這裡面叫做「瞋癡蓋纏」瞋癡蓋纏為什麼沒有貪呢?這裡面為什麼沒有講貪的蓋纏?一般來講,貪有可能是好的,有可能是壞的,比如說修學四禪八定,貪會讓人輪迴,但是貪不見得讓人墮落,比如說貪修四禪八定,它不會讓人墮落。但是瞋跟癡的蓋,尤其這個癡是屬於邪見的癡,其實我們如果看梵文,把它翻譯成癡,可能會失去它的精準,就像十善業,叫做身不殺,不盜,不淫,口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不是不貪,不瞋,不癡。意是不貪,不瞋,不邪見,如果最後布邪見改成不癡的話,那麼癡的解釋是無明我執,十善業怎麼對治得了無明我執的癡,怎麼對治得了?所以一般不是在講癡,他是在講邪見的那一分。所以那個邪見跟瞋,它是蓋、是纏,這個瞋會壞異熟,邪見會壞等流,是在講這樣的蓋纏。

這些被蓋被纏的,修善法提不起勁,連貪善法的心都起不來,這是很可憐的狀態。所以為什麼現在有些教育裡面,要收拾那些過動症、躁鬱症,收拾那些情緒失控的,都收拾不住,哪有可能讓他愛正法進來?孔子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心裡面很想要的那個愛都起不來!所以如何讓他們能夠滅除這些瞋跟癡的蓋障,能夠讓他好好的修學正法,這裡面還要夾帶著你對他的了解,你對他的關愛,你對他的循循善誘,你對他的不離不棄,你對他的心理了解,這不簡單。以前有的弟子們,師父看著是想要度他,但是最後他還是離開,為什麼呢?根本心神不寧,像以前難陀,難陀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根本就是心神不寧,那個蓋纏讓他心神不寧。後面才有用神力來度化他,才能夠專心的讓他學佛,所以你不要小看這些蓋纏的力量。

那我們來看第五個,「毗樓博叉龍王」怎麼複習「焰龍王」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龍王,偈頌,經文:一切眾生瞋恚心,纏蓋愚癡深若海,如來慈愍皆滅除,焰龍觀此能明見。」

那個焰,包括焰眼,眾生的瞋心跟愚癡,那個愚癡特別指邪見的那一分,它像蓋纏一樣。深若海就是悟性很差,心神很不寧,煩惱很重,情緒很多,又喜歡在外緣上去追逐,這樣的蓋纏很可怕的。

「如來慈愍皆滅除」講的是簡單,後面的操作法其實很困難,有時候佛是直接度不到,必須要間接度,或者找其他的有緣去度,有的人要讓他還俗以後,他看破紅塵再來,很不簡單的。有時讓他不聽佛的話,讓他傾家蕩產以後,他死了心以後,佛才有辦法攝受他。所以那個慈愍,還要包括等待,包括對他的了解,包括用各種的善巧方便,去引誘他,讓他再回頭的時候有路可以走。

好,以上是毗樓博叉龍王,一直到焰龍王,他們對佛德的稱揚讚歎。他們對佛德的稱揚讚歎中,了解原來佛是名號多,作用廣,不但有差別解脫門的安立,還有對眾生蓋纏的去除,這些講起來都很容易,做起來都很複雜、很麻煩。我們只能隨順,我們要怎麼隨順的去運用這些教理呢?首先我們要針對我們的蓋纏,我們不要被煩惱所繫縛,不要被業所蓋,或是煩惱所纏,或是業所纏。第二個,我們要熟悉佛的名號,好好地來念佛,來希求佛德。第三個,我們也很希望在日用平常裡面,各個作用都能表現,像佛一樣的表現各個作用,比如說回到家裡面,能夠把子女之名發揮子女的作用,就像建立名號一樣;在上班的時候,能夠發揮部屬之名,建立部屬的作用,好像立名號一樣;在道場裡面,不同的職司,就不同的名,比如說,你是放生組,你是助念組,你是法器組,你是法務組。不同的名號,產生不同的作用,就好像佛,不同的作用安立不同的名號,一定要有這種功能,你才能夠最後建立不同的佛德,安立不同的名號,來適應不同的眾生。這就是學經的應用法。好,以上是我們今天的進度,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迴向。

上來這些龍王的體悟,其實都是互相貫串了,只不過它就某一個面向來說佛德,讓我們可以把這個面向當成總綱,來攝持其他差別相的佛德。也可以從這個佛德,去類通其他的佛德,也可以把這個佛德,當成總綱去了解他下面到底有多少的細目。對這佛德才產生殊勝的勝解,那這個佛德所安立的名號,念起來特別的親切。也能消除我們的業障,也能夠跟這尊佛結上甚深的緣,也能夠得到這尊佛的加被跟厚愛跟攝受。眼前念阿彌陀佛一樣,也是這樣的心情下來念阿彌陀佛,我們把這功德迴向往生。迴向佛果的圓成,迴向障礙的對治,迴向天災人禍的止息,迴向往生淨土。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謝謝大家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