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善知識,為了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 ,我們必須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興辦《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的講座。惟願三寶加被,傳承攝受,令所講的正法,與大家一起共同擁護三寶,利樂有情,創造人間凈土,大家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
好,那我們上來,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證覺,得到諸方的擁護,第七部分是稱揚贊歎。讚歎釋迦牟尼佛的功德,有有情世間主,器世間主跟正覺世間主。正覺世間主就顯現為菩薩的那一分,那有情世間主裡面,包括顯現天人,顯現天龍八部的這一分。眼前是天龍八部的這一分的緊那羅王,緊那羅就是玉皇大帝,奏宮廷樂的樂師。乾闥婆是奏世間音樂的樂師,他們都是非常精通音樂的大師。孔子也是非常精通音樂的,跟師襄學樂典跟師曠學樂理,跟萇弘也學樂理,再加上孔子本身的專精努力,所以孔子也是跨領域的,成就斜槓的人生,也是一個音樂的大家。
好,以上前言,那我們來看十個緊那羅王,怎麼稱揚贊德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長文,經文:「復次,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解脫門;」
「一切喜樂業」,業是能創造,一切喜樂成為所創造,所以要造作什麼樣的業才是真正的善業呢?比如說是利他的,當然在利他當中,要培養自己的能力。像聞思修就是培養自己能力,最殊勝的方便,還有像這種隨喜他人的善業。還有各種菩薩法行的見賢思齊,你的造作,你配合他的造作,還是找各種人才來配合你的造作,都能創造一切的喜樂。佛在創造佛的凈土的時候,就是創造在這個土上,能生起一切喜樂。創造淨土的目的,所以水鳥花香皆演妙法音,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天雨曼陀羅華,清晨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就創造一切的喜樂。我們在因地裡面,我們要是一個努力能夠創造,有情一切喜樂,我們要造作這種善業。包括說辦道場,包括說供養修行人吃住,包括提供他們需要的法本,都是造作生起一切喜樂的業。當然你要配合大悲心跟菩提心來造作,更為殊勝。好,這是以上第一個,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的體悟。
那他怎麼用偈頌的方式,來復習自己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偈頌,經文:「爾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緊那羅眾而說頌言:世間所有安樂事,一切皆由見佛興,導師利益諸眾生,普作救護歸依處。」
你看,所有安樂事都是從見佛興起的,因為佛是這個法的源頭,所以從他開始,聞法然後弘揚正法建立傳承,一切所有的安樂是從這裡開始。大家才知道怎麼斷惡修善,才能離苦得樂,才能建立樂土,才能和合做正法,利益有情的事業,所以一切的安樂都從見佛開始來。我們有一天往生極樂世界也是見佛,但見佛裡面不是只有看到佛。還要看到佛怎麼說法,看到佛怎麼培養人才,看到佛他怎麼在日用平常顯現他的悲心,在日用平常裡面相信他的陀羅尼,都是你學習的對象,才叫做「一切皆有見佛興」。
「導師利益諸眾生,普作救護歸依處」,導師就是指這些十方諸佛,眼前我大師釋迦牟尼佛。他怎麼利益諸眾生呢?你見佛的目的,是看他怎麼去利益眾生,不是很高興看到他,然後沒事。那普作救護,你看到他是怎麼去,他成為能作,能作救護者,有情是所受好處的被救護者,你看到這種關系。好,那以上是第一個就是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的體悟。
第二個叫做「妙華幢緊那羅王」他得到什麼樣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長文,經文:「妙華幢緊那羅王,得能生無上法喜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 」
「無上的法喜」法喜要成為無上,那一定是你是一個本身,一個大熱的狀態來修學空性。那是你無上的法喜,你懂得是這樣的修法,帶著非常殊勝的歡喜,去修學正法。而正法又能夠生出,非常殊勝的法喜,你就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愈滾愈大,叫做無上的法喜。那無上的法喜裏面,能夠讓你快速的成佛,所以有的時候成佛,他要三大阿僧衹劫,有的說無量阿僧祇劫。但是你有這個無上的法喜,會讓你成佛,迅速的成佛,你不要小看這些法喜,法喜就是推動世間善業的力量,無可取代。所以如何修歡喜心,如何創造法喜,如何受用法喜,如何發展法喜,是我們修學裏面,很重要的陀羅尼。你有這種法喜,你才能夠帶來別人的安樂,你沒有法喜,你怎麼帶來別人的安樂?你有法喜,你才會對所學的法,所說的法所修的法,你才非常有誠意。當你從有情身上看到,他們是無上法喜的源頭的時候,你才會對有情很誠意地要去利益他,無上法喜實在太重要了。好,以上是妙華幢緊那羅王的體悟。
那「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怎麼復習他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偈頌,經文:「出生一切諸喜樂,世間咸得無有盡,能令見者不唐捐,此是華幢之所悟。 」
「出生一切諸喜樂,世間咸得無有盡」,就是一切喜樂的出生,都是觀待你對法的了解,你出生的喜樂就愈多,世間因為修學正法,他得的法喜就愈來愈多。你有正法的本質,才能創造小康、創造大同,才能夠創造太平盛世,有情一切的喜樂,才能從這裏出生,一切的喜樂,沒有小康的世界怎麼生?沒有大同的世界怎麼生?沒有太平盛世怎麼生?難道在戰亂生嗎?難道在種種的爾虞我詐生嗎?所以一切這個正法為本質,來創造這些世間,才能夠出生一切喜樂。
「能令見者不唐捐」,見者不唐捐就是有感悟的,你在好的環境會讓人感悟,你沒有好的環境,怎麼讓人有感悟呢?比如說快樂和諧的家庭,會有很多的幸福感,讓別人看到幸福的家庭,會有所感悟,也就是家庭才是你安樂的泉源,在外面的風風雨雨,回到家裡面是一個避風港,你看到了你見者你才能夠不唐捐。那個見者有時候會唐捐,有時候不唐捐,就看等於白看,很多人看等於白看。這希望見者不唐捐,就你希望創造了這些盛世,讓見者聞者都能歡喜感嘆,發菩提心。比如說去助念,本來一個愁雲慘霧的家庭,經過助念以後,陀羅經被掀開,亡者含笑西歸,家屬的那種愁雲慘霧的感覺,通通不見了,心裏面非常的愉悅,知道過往的人能夠往生凈土,能夠到好的世界去。那個見者聞者,他會對這個正法生起信解,生起好樂,生起皈依,生起想要學的心,這就是見者不唐捐。
如何讓見者不唐捐呢?就要看我們怎麼去創造一個,讓他感悟的環境,有些快樂它是虛浮的,不切實際的,見者不會有什麼感悟的,你一定要創造一個讓見者有所感悟的善業,乃至於所顯示的快樂,讓見者不唐捐。好,以上是第二個,就是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去複習妙華幢緊那羅王。
第三個「緊那羅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長文,經文:「種種莊嚴緊那羅王,得一切功德滿足廣大清淨信解藏解脫門;」
「一切功德滿足」要靠「廣大清淨信解」,廣大清凈信解就是說你對正法愈相信,而且這個相信是透過勝解的相信,你就能夠創造愈來愈多的功德。什麼叫滿足呢?按照理講對功德應該是不滿足的,這裏為什麼叫滿足?滿足就是你非常高興,你有這樣的知見,你有這樣的意樂,你有這樣的善緣,你有這樣的雅量,你有這樣的動機,你有這樣的回向,來做這些善法,所以很滿足。但是還要有另外一種,以不滿足的心態來做善法,就像成佛示現佛的淨土,還要再創造更好的,你創造這麼好的事情,你是很滿足的,為什麼?因為該用的你都用上了,發揮了他應有的利益,這叫滿足。這種滿足的心態,這個覺受要有的,你真的用上心力了,所以會很滿足的,就好比父母親在培養孩子的成長過程,他真的用上心了,那孩子也真的有一個成果表現,所以他很滿足,他覺得這樣的付出是對的,很滿足於後面的回饋。
好,我們來看這個「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怎麼復習?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偈頌,經文:「佛功德海無有盡,求其邊際不可得,光明普照於十方,此莊嚴王之解脫。 」
「佛功德海無有盡」是因為他愈做愈多,愈做愈多。顏回對孔子是仰之彌高,為什麼?因為顏回在進步,孔子也在進步,而孔子會站在他更殊勝的基礎上的進步,會比顏回的進步更多,所以顏回在後面追,難道追不上嗎?因為孔子愈跑愈快,顏回當然愈追愈不上!所以佛功德海無有盡,是愈做愈多,愈做愈多!《法華經》裡面說,釋迦牟尼佛在做菩薩的時候,他所做的善法,來滋潤他的生命,都有能力讓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活到現在都不要入涅槃。更何況他無量無邊,不可思不可議的阿僧祇劫,成佛所做的福,來滋潤他的生命,更何況是這樣。所以你看他有多少的,創造一大堆的福,讓你難以想象的福,這個能夠加被有情。所以在末法時期,即使燒焦的土,這個修行人都可以有飯吃,就是佛減一分白毫的功德,加被有情的結果。
所以「佛功德海無有盡,求其邊際不可得」因為他愈來愈進步,他愈來愈廣愈來愈廣,你怎麼看得到邊呢?一個人如果每天都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的進步哪裡是看得到邊的。比如說今天你看到他是這樣,明天看到他是這樣,後天看到他又是這樣。大後天看到他是這樣的時候,一直看一直無邊。
「光明普照於十方,此莊嚴王之解脫」,顯現為光明來利益有情,光明只是他顯現殊勝的一份。好,以上是第三個。
第四個,叫做「悅意吼聲緊那羅王」他怎麼來表達他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長文,經文:「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得恒出一切悅意聲令聞者離憂怖解脫門; 」
悅意聲就是你的聲音很甜美,你的聲音是利益他的聲音,你的聲音是他所需要的,因為你所說的東西正他所需要的,好像劉備聽到諸葛亮天下三分,這真的是他所需要的遠見。好像乾燥的土地逢到甘霖,逢到天降大雨,這叫做悅意。所以悅意有包括語詞的部分,有包括語意的部分,那因地當中要怎麼訓練呢?要懂得人家的需要再說,人家說要言不煩,就是重要的話不要繁瑣,而且恰到好處,言語之道。像論語裡面講的,很多的言語之道,就是恰到好處,能夠讓對方產生愉悅最為重要。所以如果觀機逗教,觀察對方的根機,逗教就是我拿教法來引他,來誘他,這是非常重要的修學法。所以語音陀羅尼,是菩薩裡面,非常重要的陀羅尼。好,以上是第四個。
那我們來看「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怎麼復習「悅意吼聲緊那羅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偈頌,經文:「如來大音常演暢,開示離憂真實法,眾生聞者咸欣悅,如是吼聲能信受。」
「大音常演暢」,當然包括請法者,請法者要懂得請法,還有要創造一個恭敬的場景。比如說以前早期法師,來臺灣講經的時候,信徒還要來迎請,香煙繚繞的唱香讚,塑造這種氣氛,還有就是幾個常隨眾、影響眾,還要有聽法的意樂,帶動沒有聽法意樂的人。大音常演暢,他一定有很多的條件,還有包括菩薩示現神變,來表達對法的恭敬,還有佛在展現法的威力,讓大家對法生起信心,願意聽你的大法,這叫做常演暢。不是我們看的這麼簡單,你想演暢都演暢不來的,眾生根本沒有需求。所以如何創造他的需求,來使大音能演暢,這是非常重要的陀羅尼。
「開示離憂真實法」,離憂就是離苦得樂的真實法,離苦得樂的真實法結合他眼前的需要,結合他現實的需要,結合他未來的需要,乃至於結合他降魔的需要。有些修法裡面,他需要有這些覺受,你帶動他怎麼去生起覺受。有的需要經論裡面,去廣演證明他才相信,你怎麼去廣演證明,讓他相信等等。所以大論師的成就,非常不簡單。佛教的團體裡面,要怎麼培養成有大論師,有這樣的抉擇,有這樣的善巧,極不簡單。
「眾生聞者咸欣悅」,這個時候來聽,本來是一個沒辦法懂道理的人,忽然慢慢發覺到,他是一個可以懂道理的人,他慢慢覺得他有閱讀的能力,有聽課的能力,有勝解的能力,有覺受能力的,有能夠運用於教法與日用平常,愈聽愈高興,愈聽愈高興,就如癡如醉。就像聽京戲,聽歌,聽戲曲,聽熱門音樂,你看那個聽熱門音樂的時候,跟著手足舞蹈融入其中。法演暢起來,就會慢慢地愈來愈懂,愈來愈需要的時候,就引人入勝,如癡如狂。如癡如狂,像誰?像顏回不違如愚,就是如癡如狂,那種情況的時候,這時候孔子怎麼說,顏回就怎麼懂,而且是聞一知十的懂。所以孔子面臨顏回這樣的學生,也是高難度的挑戰,逼得自己每天要不斷地進步,才能夠滿足顏回的需要。所以這叫做師資相合,互相幫助。
好,所以叫做「如是吼聲能信受」這就是悅意吼聲緊那羅王,他所信受的陀羅尼。
第五個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長文,經文:「寶樹光明緊那羅王,得大悲安立一切眾生令覺悟所緣解脫門;」
「大悲安立」大悲是能安立,眾生是所安立,安立他們什麼?安立他們覺悟所緣,覺悟所緣就是他們在日用平常裡面,他終於了解,原來他是被惑所繫縛,被業所繫縛,被生死所繫縛,被無明所繫縛,就覺悟所緣!在這個日用平常裡面,名聞利養,家庭,事業當中,原來他是被繫縛的,要覺悟所緣!我們往往在所緣當中,是迷茫的,享樂的,隨波逐流的,執為實有的,在實有境當中,更起煩惱來繫縛自己的,覺悟所緣就是,原來每一個現象都執為實有,就成為能繫縛的那一分覺悟所緣,所以往往在這個大時代裡面,誰才是真正的明眼人,這才是真正的清醒人,這才是真正能夠跳出輪回框架的人。誰才是真正對佛菩薩見賢思齊的人,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好,以上是第五個。
那我們來看第五個「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怎麼復習「寶樹光明緊那羅王」的體悟呢?
稱揚讚德,別明得法讚佛,異生眾讚佛,八部眾,緊那羅王,偈頌,經文:「我觀如來自在力,皆由往昔所修行,大悲救物令清淨,此寶樹王能悟入。」
「如來自在力」就是自在力,不管他修法很自在,他體會眾生很自在,他降伏眾生的煩惱很自在。他建立佛行事業很自在,降伏魔怨很自在,乃至於累積很多的這些道糧,幫助有情很自在。
「皆有往昔所修行」,他會把他各種的心力都用在修行,這種事情他是很滿足的,他運用他的能力去修學正法,讓正法能夠發揮他的力量,這件事情是很自在的。這裡面是大悲救物,物就是指一切有情,大悲心是能救,一切有情是成為所救。
「令清淨」,這裡面包括他在生活當中,他慢慢心安定下來,慢慢情緒可以控管了,慢慢煩惱可以對治了,慢慢意樂能清淨了,慢慢的替人著想了,慢慢能體會佛法了,慢慢能夠修學解脫道了,慢慢能夠懂得福慧雙修了,慢慢見賢思齊,修學十地菩薩的法行,慢慢地能夠知道創造佛的淨土,才是他唯一的出路,這些都是步步朝向於清淨。最後以破煩惱障,破所知障的清淨,展現佛土利樂有情的清淨,成為他最殊勝的清淨現象。
好,以上是五個緊那羅王對佛的體悟,作為我們了解佛德的方便,也對這些緊那羅王,緊那羅王就是頭上面長一根角,看起來是有點好笑,有點恐怖的。反而對他們生起恭敬景仰的心,因為他有這些內涵,反而生出恭敬敬仰。同樣的我們人跟人之間,在一起的時候,比如說男歡女愛,如果男人沒有德沒有才,女人沒有德沒有才,這個男歡女愛是不會長久的。或是人跟人之間的聚會,如果你不是有內涵的,交往的時候,這種外在的物質,也不會讓人真正帶來快樂的。所以你看那些歡樂的場合當中,聚會,散會的時候,那種歌舞,紙金迷醉的場合,散會的時候,反而帶來非常難以想像的落幕跟空虛。所以如何填滿自己的心靈,靠著這些精神的食糧,靠著這些正法的覺受,才是帶來人生真正的安樂。
好,我們把這個功德回向往生,回向佛果的圓成,回向天災人禍的止息,回向人心的向善。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謝謝大家